(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生态保护 > 环保动态

跨区域协作,大四面山有了“生态检察官”

发布时间:2023-10-09 16:43
发布时间:2023-10-09 16:43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10月9日,记者从江津区获悉,自去年9月重庆市江津区、四川省合江县、贵州省习水县三地检察机关专设“大四面山生态检察官办公室”以来,互相移送线索、开展办案协作、开展联合巡查、办理相关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和破坏生态环境资源刑事案件……实现了更好的办案效果。

江津、合江两地大四面山生态检察官团队共同在四面山国家森林公园进行首次公益诉讼联合巡查。 受访者供图

塘河、四面山作为渝川黔重要跨界河流、自然保护区,是江津、合江、习水三地的重要生态屏障。但近年来,非法捕捞、非法狩猎、污水直排等现象时有发生。为此,生态检察官办公室发挥了重要作用——

塘河是长江重要支流,发源于四川省合江县东南营盘山,自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河口村汇入长江。

位于合江县的袁湾村地处塘河与其支流白杨溪交汇处。在一次实地巡查中,江津区人民检察院收到塘河镇河长办工作人员反映,袁湾村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至白杨溪,对塘河水质产生严重影响。随后,江津区人民检察院将此污线索移送合江县人民检察院。随后,当地政府对袁湾村污水直排问题实施了彻底整改。

“这起跨界直排案件,为建立跨区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打下了良好基础。”江津区人民检察院负责人介绍,同年8月,两地检察机关会签《塘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工作协作办法(试行)》,正式建立跨界污染协同治理机制。

同样,江津区与习水县交界的寨坝镇,处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地带,与四面山自然保护区相连。去年4月,江津区人民检察院发现,寨坝镇某小区景观玻璃护栏较高,时常发生野生鸟类撞击玻璃护栏而死亡的现象。

江津区人民检察院将该案线索移送至习水县人民检察院后,习水县林业局、寨坝镇政府对项目业主进行指导,在玻璃护栏前方栽植灌木树种、让鸟类飞行有落脚点的同时,降低玻璃护栏的透视性,大大降低鸟类飞行撞击玻璃的可能性。

此类跨界生态保护案件,让三地检察机关更加意识到生态保护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全面治理,需要多方加强协作。去年9月,三地检察院会签《关于建立四面山跨区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协作的意见》,专设“大四面山生态检察官办公室”,配备9名检察人员,专门履行四面山区域破坏生态环境资源刑事检察、公益诉讼检察和民事行政检察监督职能。

此外,三地检察机关还共同开展法治宣传,携手护江禁渔。今年1月,江津区、合江县两地检法机关在江津区兰家坨油溪码头,开展“川渝携手·共护长江”巡回审判暨增殖放流活动,现场对江津区检察院起诉的两起跨川渝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公开宣判,并将4000余尾国家重点保护鱼种放流长江。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依托大四面山生态检察官工作机制,不断加强跨界山水林湖系统保护,深化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实践,用法治力量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江津区检察院检察长刘峰表示。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