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大民生信息>教育>实施情况

渝中执“奋进之笔” 绘制全国一流教育强区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5-11-17 10:01
发布时间:2025-11-17 10:01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渝中区举行大中小学“行走的思政课”暨“清明祭 红岩魂”活动

5年时光,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浪花一瞬,却足以让一座城的教育图景再谱新篇。

“十四五”以来,渝中区秉持“人文渝中 尚品教育”理念,锚定“建设全国一流教育强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总目标,以“头雁”之姿、“实干”之效,迭代升级教育强区建设“168N”体系架构,构建起高质量的全生命周期教育体系,让“家门口上好学、家门口上好园”的民生愿景变成幸福实景。

跃升教育的“品质”

让民生答卷写满幸福

在大坪河运路,求精中学河运校区正在加紧建设中。建成后,这座占地6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校园,将为3000名学子开启优质教育新征程。这正是渝中区实施新一轮校点布局规划,统筹推进校园环境提档升级,加快构建“15分钟高品质教育服务圈”的生动缩影。

在渝中,“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从来不是停留在纸上的口号,而是一种自觉的行动担当。

“十四五”时期,渝中坚持党建统领,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以满足人民群众美好教育需要为根本出发点,构建教育强区建设“168N”体系架构,即以“建成全国一流教育强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总目标,锚定全国基础教育高地等六个发展定位,推进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等八大行动,实施“三岩思政”立体化综合改革等N项标志性工程,铺就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教育强区之路。

高水平构建教育体系,优质均衡“成色”更足。13个“优质学校+”教共体如明珠般串联起全区教育资源,实现中小学幼儿园教共体办学的全员全学段全覆盖。稳步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两个创建”,成功创建全市首个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进入国家评估认定环节,获批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实验区。

高质量提升公共服务,幸福生活“底色”更亮。大力推进托幼一体化,通过开设混龄班等提供普惠托位;深化全国校家社协同育人实验区建设,培育“协力育美好”教联体建设品牌;统筹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老年教育、社区教育、家庭教育资源,终身教育服务质量持续增强。

渝中优质教育,不仅惠及本区学子,更展现出辐射引领的宽广胸怀。跨区帮扶204所成员校,深度参与成渝双城、重庆哈密、重庆昌都等地教育协同发展;巴蜀小学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学科+”课程与千余所学校共建共享,无不彰显着教育强区的胸怀与担当。

初心所指,教育必达。目前,渝中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保持100%,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5%以上;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市级成果奖16项;获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校1所、市级示范校6所;培育全国百姓学习之星等品牌27个。

厚植育人的“沃土”

让万千学子全面成长

今年上半年,渝中5条线路成功入选重庆市首批中小学“红岩思政”研学精品线路,并纳入全市“红岩思政”研学地图。

这些线路不仅展现了渝中在“三岩思政”育人品牌建设中的创新实践,更为全市中小学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育人范式。

思政育人,既要“走心”也要“走新”。渝中以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深厚的教育情怀,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打造形成具有鲜明渝中辨识度的“行走的思政课”,建成市级“红岩思政”专题“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点3个,入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与新时代德育研究”实验区、实验校3所。开发特色课程109节,组建“星火”理论宣讲队开展互动式、沉浸式、情景式学习宣讲850余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五育并举,既要“并进”更要“融通”。渝中创新实施“德育铸魂、智育固本、体教融合、美育浸润、劳动创造”五大行动,构建起全面发展的育人新格局。持续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科学教育,建成24所国家级足球特色校园,5所国家级体育特色学校,3所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学生斩获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满分金牌、世界合唱比赛金奖等市级以上奖项1300余项。深入开展“一校一品”建设工作,培育教育部优秀案例5篇。

如今,在渝中的校园里,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日臻完善,“身上有汗、眼里有光、心中有梦、脚下有力”成为渝中学子昂扬向上的青春群像。

激荡改革的“活水”

让教育事业气象蓬勃

人和街小学通过“数字+课堂”,推出九大学科百余个智慧赋能学习中心课堂教学案例,形成300余篇教师论文;

人民小学在全国公立小学中首开意大利语课程,与超过20所国际友好学校建立合作关系;

……

“十四五”时期,渝中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创建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等国家级试点示范区11个,承接落地国家级、市级改革试点101项……数据背后,是一场潜心静气的深刻变革。

数字浪潮之中,渝中教育勇立潮头。打造渝中智慧教育“1+N+X”数字生态系统,区校一体化推进数字教育建设,基本实现校园管理、教学、研训等场景全覆盖;迭代渝中“幼教数字”“智慧督导”“AI作文”等平台,构建覆盖全学段、全学科的数字教育服务体系;积极对接全市数字教育“135E”体系架构,“培训机构监管一件事”率先实现“一地创新、全市共享”。

对外开放路上,渝中教育步履不停。深入推进市级中外人文交流创新区建设,与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40所学校缔结友好学校,建成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11所,获评国际理解教育工作成效突出单位。

站在“十四五”收官节点回望来路,渝中教育的改革画卷熠熠生辉。其创新实践经验先后获评中国基础教育实践创新典型案例等286项荣誉,在全球智慧教育大会等平台交流推广69次,在全国教育改革浪潮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扩大。

释放协同的“势能”

让发展格局活力迸发

“十四五”时期,渝中坚持以教育之力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

高等教育创新贡献度持续增强。区校联合设立“环重医创新生态圈创新创业种子投资基金”,共建重庆信息与智慧医学研究院。重庆医科大学建成国家级示范教学中心5个,新增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31个,承担各级各类项目超4000项,发表SCI收录论文超万篇,高被引论文数量居市属高校之首。临床医学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首次进入全国前20,ESI排名进入全球前0.80‰,11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度持续提升。创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所、国家示范专业8个,2所中职学校、10个专业入选市级中职学校“双优计划”,专业设置与区域重点产业匹配度89%。

收官,是下一个华彩乐章的序曲。渝中教育将以更磅礴的笔触挥毫书写“十五五”规划的宏伟篇章。到2030年,全国一流教育强区建设实现重要突破,全生命周期高质量教育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幸福感显著提高,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倍增效应加快彰显,服务支撑现代化重庆篇章渝中精彩一页能力持续提升,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现代化教育强区、全龄友好的学习型城区,支撑推动全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跃升,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倍增效应不断彰显,教育现代化目标总体实现,教育综合实力迈进全国一流。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