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介绍“十四五”时期重庆医疗保障发展成效。会上,市医保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仲姝婕表示,近5年来,我市以建设“15分钟医保服务圈”为目标,聚焦群众就医购药、医保异地联网结算、业务申报等高频服务需求,积极推动医保经办服务数字化转型,以增强人民群众在医保领域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9月25日,“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举行,本场介绍“十四五”时期重庆医疗保障发展成效。图为市医保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仲姝婕回答记者提问。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石涛 摄
一是打造就医购药“新模式”。“十四五”期间,我市全面推广应用电子医保码、医保电子处方、移动支付等便民服务措施,通过在定点医药机构配备人脸识别终端实现刷脸支付,结合医保移动支付功能,参保群众扫个脸或者手机点一点就可以完成诊间结算、床旁结算。到今年8月,全市已经有355家二级和二级以上的定点医疗机构上线了医保移动支付,参保群众通过手机就可以完成挂号、结算、缴费等就医全流程,就诊时间平均缩短了近30%;现在全市已经有1.7万家定点医药机构接入了医保电子处方中心,医院端已经累计流转126万张医保电子处方,参保群众通过重庆医保微信公众号上“渝药易购”即可对可流转的电子处方的药店查位置、比价格、线上购药、药品配送到家,让参保群众体验医保线上购药的便捷新模式。
二是推行“一站式”结算“减跑动”。我市在全国率先实现基本医保、职工大额医疗、居民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以及商保公司推出的“渝快保”等多层次医疗保障“一站式”联网结算,持续扩大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参保群众无需再拿着一摞票据东奔西跑,报销款由医保信息系统自动清算、即时抵扣,个人只需要付“自己该掏的那部分”,过去先垫资、后报销的情况成为历史。
三是推动便民服务“零距离”。重庆地域广、人口分散,群众办医保曾经面临着“路途远、耗时长”这样的难题。“十四五”期间,我市聚焦“家门口”服务,依托全市1031个乡镇(街道)政务服务中心、11228个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联合银行、邮政等第三方机构共建“医保服务站”,构建起“四级”经办体系为主、社会力量补充的医保服务网络,实现“镇镇有网点、村村有服务”,现已达到9876个。同时,上线“重庆医保基层服务网厅”,镇、村等基层医保服务网点就近为参保群众提供“以个人身份参加职工医保参保登记、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登记、职工医保参保人员个人账户一次性支取、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就医备案”等15项高频业务事项受理,累计受理业务万余件。
仲姝婕说,我市将继续围绕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以数字化为引擎,进一步加强医保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医保服务水平,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保服务。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