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发布“十四五”成绩单,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从1.48万亿增加到1.98万亿,占GDP比重由59%提升至61.6%,备受社会关注。
“民营经济占比超过‘半壁江山’,其中民间投资广泛参与重大项目建设是重要支撑。”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增速来看,2025年,重庆民间投资重大项目数量较2021年增长约30%;从体量来看,2025年,重庆民间投资重大项目总投资超4000亿元,较2021年增长约50%。
“十四五”以来,重庆民间投资重大项目为何呈现如此快速的增长,其背后又有哪些新变化?
多重因素点燃民间投资热情
“十四五”以来,重庆民间投资重大项目增长迅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重庆政策利好加速释放。
早在2023年,重庆就出台《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开放交通、水利、能源等9大领域,并通过PPP、REITs等模式吸引民间资本;
今年2月,重庆召开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明确进一步引导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参与“两重”“两新”项目和城市建设发展;
3月,《重庆市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若干措施》印发,明确提出要持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推进市政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收费公路等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等。
除了政策加持,重庆持续完善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比如,在资金方面,2024年以来,重庆安排民营企业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超25亿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参与“两重”“两新”。
前不久,投资1.2亿元实施设备升级与数字化管理项目的重庆大江动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江动力”),就在璧山成功获批1332万元超长期特别国债。
大江动力常务副总经理陈耀军表示,资金下达后,企业计划淘汰一批低能效设备,同步更新生产设备,预计新项目投产后年销售额可达20亿元。
璧山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欧林介绍,目前,全区已成功帮助21家民营企业获得设备更新补助资金2.2亿元,撬动企业配套技改等各类投资近16亿元。
此外,贴心的政务服务,也是吸引民间资本跟投重大项目的关键。比如,位于合川的重庆安瑞光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瑞光电”)就尝到了甜头。
长期以来,安瑞光电面临产线老化、效率低下的问题。“我们一直想启动工业技改项目,但项目改造周期长,企业生产线又不能停下来,真是进退两难。”安瑞光电副总经理王金华表示。
了解情况后,当地政府部门上门服务,协调临时过渡厂房保障生产,同步启动新厂房的“并联审批”,帮助企业在8个月内建成新产线,实现机器人3分钟完成汽车车灯焊接与质检,极大提升生产效率。
得益于多重要素的协同发力,重庆民营企业参与重点项目建设热情高涨,2025年重庆市级重点项目1568个,民间投资项目占比提升至25%以上。
民间投资呈现三大变化
“从整体来看,‘十四五’期间,重庆民间投资方向正从传统制造转向新兴产业。”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比如,2024年工业民间投资增速达到17%,其中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占比超40%,创历史新高。
比如,位于涪陵的卡涞高性能复合材料轻量化零部件研发及制造基地项目(以下简称“卡涞项目”),正助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发展。
“公司计划分两期建设30条生产线,建成后年产能可达300万件。”重庆卡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卡涞”)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期项目已于2023年底建成投用,生产玻璃纤维电池箱上盖。相较于传统的铝合金和钢材,玻璃纤维上盖重量更轻,约为铝合金的三分之一;强度更高,约为铝合金的2-3倍。

2025年8月20日,涪陵区卡涞高性能复合材料轻量化零部件研发及制造基地项目现场,工作人员正在机器前摆放材料。 记者 尹诗语 摄
今年年底,重庆卡涞将启动二期建设,推动新工艺——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车辆零部件中的应用,其重量不到钢材的1/4,强度是钢的7—9倍,柔软性、可塑性更强。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新变化是,2024年重庆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33.4%,新基建项目成为拉动增长的关键因素。”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称。
比如,巴南腾龙5G数据中心项目,就是一个缩影。重庆数智产业园公司招商促建部副部长黄宝蓉介绍,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00亿元,其中超60亿元来自于普洛斯集团。
2024年底,作为西部最大的单体数据中心,腾龙5G数据中心项目一期8000个机柜和云计算产业基地、人工智能研发基地、5G产业研发基地、智慧城市研发基地及科技展示体验馆主体建成。按照计划,项目二期还将逐步新建12000-16000个机柜的高等级数据中心,为数字重庆建设夯实新型“地基”。

2025年8月21日,巴南重庆数智产业园,腾龙5G数据中心机库内,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巡查。 记者 尹诗语 摄
“近年来,清洁能源、零碳园区等低碳项目明显增多,也是重庆民间投资的显著变化之一。”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比如,前不久,位于潼南区的重庆市泰盛纸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盛纸业”)就投资5.1亿元,上马废纸脱墨和热电联产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约2.6亿元,以回收生产生活的废纸作为原料,每年可回收14.2万吨的废纸,生产10万吨再生浆,制造8万吨生活纸。

2025年8月15日,潼南区重庆市泰盛纸业有限公司厂房内,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加紧作业。 记者 尹诗语 摄
按上述产能计算,该项目每年可节约50%的新鲜水,节省60%-70%的能源消耗,减少木材消耗约4.2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0万吨。
此外,为了充分利用造纸产生的余热,泰盛纸业还投资2.5亿元推进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建设1台35MW级燃气轮发电机组,代替园区燃煤锅炉,为潼南高新工业园(南区)集中供热提供保障,可实现烟尘、SO2的近零排放及NOx的低排放。
巩固民间投资良好增长势头
“民间投资作为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的重要支撑力量,其活跃程度反映了经济的内生动力。”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重庆将聚焦破除重大项目信息和准入壁垒、改革完善企业参与方式、强化项目保障机制等,助力投资主体“看得见”“进得来”“发展好”,为民营企业参与全市重大项目建设加速赋能。
其一,不断开放参与范围,提高民营企业积极性。
比如,在扩大开放行业领域,今年重庆已出台若干政策措施,细化交通、城市建设、水利、能源等11个支持方向,持续推动虚拟电厂等新领域应开尽开,引导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
在扩大开放项目环节,重庆将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各个环节,优先承担项目前期咨询、建设管理等业务,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不设置民间投资进入门槛。
其二,巩固完善对接机制,增强民营企业获得感。
首先,重庆将加速完善重大项目清单发布机制,比如,2025年已发布市级重点项目1568个、总投资4.4万亿元,鼓励更多民营企业参与。
其次,重庆将持续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比如,2024年重庆在全国率先发布新机制项目清单,推出项目52个、总投资约1556亿元,2025年接续储备新机制项目26个、总投资539亿元,支持民营企业采取独资或控股、股权占比不低于35%、创造条件积极参与等三种方式,最大程度参与项目建设。
此外,重庆还将完善项目公开推介机制,搭建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在线平台,目前已储备相关项目312个、总投资6228亿元。
其三,强化要素保障机制,增强民营企业满意度。
一方面,重庆将全面推行社会投资项目用地改革,简化用地环节,目前已争取13个项目纳入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清单,进一步强化用地保障。
另一方面,重庆还将强化融资保障,向金融机构推送项目清单,搭建银企对接桥梁,支持民营企业通过REITs、股权转让等方式盘活存量资产。
此前,重庆联合其他省份打包发行的嘉实京东仓储基础设施REIT项目,已成为全国首单民企发行的仓储物流REITs。未来,重庆还将加快推动东久产业园REIT扩募项目上市发行,推动资金资产良性循环。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