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公示 > 2019年

重庆市港航海事事务中心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2019年度)

发布时间:2020-07-30 09:36
发布时间:2020-07-30 09:36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3933584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19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市港航海事事务中心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港航海事事务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承担港口、航道、水路运输、地方海事等管理相关辅助性、事务性、技术性等具体工作

重庆市江北区红石路2号

法定代表人

汪 伯 涛

开办资金

8037(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重庆市交通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829

14136

网上名称

重庆市港航海事事务中心

从业人数

84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严格执行《条例》实施细则及相关规定。

一、水运基础建设能力显著提升。一是现代化港口集群加快打造。主城果园等枢纽型港口加快完善,忠县新生等重点港稳步推进,主城佛耳岩二期开港运行,全市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能力分别达到2.1亿吨、480万标箱。二是干支航道体系加快建设。长江朝天门至涪陵段4.5米水深航道整治工可获批、朝天门至九龙坡段3.5米水深航道整治基本完成。嘉陵江利泽、乌江白马和涪江双江航电枢纽开工,乌江白马至彭水枢纽等支流航道整治工程持续推进。三是船舶大型化、标准化趋势日益明显。大力实施船型标准化工作,累计投入资金25亿元,拆解各类老旧运输船舶1345艘、老旧省际客船80艘,淘汰落后运力120万载重吨、3.38万个客位;累计建成大长宽比三峡船型155艘、116万载重吨,全市货运船舶运力规模达到780万载重吨,平均吨位3350载重吨,船型标准化率达83%,居全国内河领先。四是水路运输稳步增长。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全市水运行业以调结构促增长,经济效益实现了逆势上涨。全年完成货运量2.11亿吨,同比增长8.4%;货物周转量2453.4亿吨公里,同比增长9.6%;集装箱运输量99.8万标箱,同比增长10.34%;客运量756.3万人次,同比增长3.6%;全市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71亿吨,同比增长8.9%。 二、水运安全治理能力显著提升。2019年圆满实现地方水上交通零事故、零死亡“双零”目标,全市水上交通已连续16年未发生重特大事故。一是狠抓制度建设。持续加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强化重大风险防控;深化“四会四制、片区联系、网格化管理”制度,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创新引入第三方参与安全检查工作机制,提升安全监管专业化能力。二是狠抓责任落实。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加强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加大“日周月”隐患排查治理,全市288家水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率达100%。督促区县落实属地责任,加大日常安全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不断巩固“区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涉水部门齐抓共管”的综合治理模式。严格落实行业监管责任,认真执行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加强督导指导,加大隐患排查力度。三是狠抓专项整治。争取专项资金7000余万元,加快推进客渡船抗风能力提升工作,更新改造客渡船219艘,客渡船安全性能大幅提升。扎实开展化危品领域专项整治、“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迎大庆”集中攻坚等专项行动,强化危化品港区、重点船舶、重点水域、渡口渡船专项检查和隐患排查力度,全年共开展安全检查4000余次,排查整改安全隐患1500余项,停航整顿5艘次。四是狠抓应急保障。按照“平战结合”原则,持续推进装备、队伍、预案“三个贴近实战”建设,建成化龙桥应急基地和65米应急趸船,增配无人机、无人船等一批高科技救援装备;多渠道高水平选拔专业救援人才,加大水上应急救援培训,引入专家会商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强化应急救援演练。全年共开展应急救援193次,出动船艇204艘次,成功救助遇险人员57人次,遇险船舶18艘次,处置溢油11次。组织精干力量全力参与2019年长江干线水上联合搜救演习,充分展示了重庆地方水上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成果。 三、水运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一是持续巩固环保长效机制。建立健全与水利、环保等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完善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联单制度,细化船舶、港口防污染治理标准,建立环保不达标船舶清单管理制度,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修订油品、化学品泄漏应急处置应急预案。二是全力配合完成中央第二轮生态环保督察。成立工作专班,及时召开迎检专题会,细化工作方案。组织精干力量深入一线开展督查,指导区县及时查漏补缺、加强整改。研究梳理涉及水上交通环保7个方面23项问题,并逐一落实整改举措,确保边察边改、立行立改。三是有序推进主城区“两江四岸”水上交通治理。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城市提升行动要求,重点抓好“两江四岸”停泊船舶和货运码头治理,完成84艘停泊船舶整治,关闭28座货运码头货运功能。四是坚决打好水上交通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船舶环保设施设备投入,新建高压岸电设施1处、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点4处,完成全市138艘餐饮船舶整治,400总吨以上船舶全部按要求安装污水处理装置,推广应用清洁能源,鼓励新技术运用。完善港口环保配套设施,深化非法码头整治“回头看”,有序实施老旧码头技术检测评估。启动支流航道保护范围划定工作,深化航道定期巡查机制,依托河长制加强联合执法,加大跨临拦河建筑工程监管力度。   四、航运发展环境显著提升。一是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力推广运用“渝快办”,实行“一站式”服务,网审平台办结率达100%。推动“信用交通市”建设,落实诚信评价结果与三峡通航挂钩机制。充分运用企业资质核查手段,加强企业经营资质动态跟踪。二是深化议事协调合作机制。定期召开与三峡通航局季度联席会,积极争取重庆籍船舶优先过闸,全年协调重点物资优先通过三峡船闸844艘次、21.8万标箱,成功开通外贸集装箱水路运输“渝沪直达快线”。成功举办上海、南京、武汉、重庆长江沿岸四中心城市地方水运协调会,共商区域协调合作,共护航运企业健康发展,务实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三是抓实抓细服务举措。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水运企业开展调研,主动上门听意见、解难题,梳理企业发展面临的典型问题16项。支持企业做大做强航运产业,提升行业竞争力,重庆冠达游轮公司投资3亿元的长江新一代豪华游轮“世纪荣耀”号建成投用;重庆河牛滚装公司新建三峡船型6艘,企业总运力已达70万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申榆维联系电话:18696687717  报送日期:2020年03月09日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