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101451745829C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0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重庆市万州区甘宁蚕种场)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农作物育种研究、蚕桑品种选繁研究、农(蚕)业科研成果转化及技术推广、农副产品及蚕种生产经营、农药产品质量检测检验 履行重庆三峡学院科研机构教学、研究职能 主要服务于渝、川、黔、鄂、湘、陕等地 | |||
住所 |
重庆市万州区厦门路600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杨梅 | |||
开办资金 |
5158(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差额补贴) | |||
举办单位 |
重庆三峡学院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479.4 |
6689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
130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根据《中共重庆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同意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划转重庆三峡学院管理的批复》(渝委编委〔2020〕31号)文件精神,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上年度成建制划转重庆三峡学院管理,我院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申请了法人证书变更登记,本单位举办单位由“重庆市万州区农业委员会”变更为“重庆三峡学院”,宗旨和业务范围由“农作物育种研究、蚕桑品种选繁研究、农(蚕)业科研成果转化及技术推广,农副产品及蚕种生产经营,农药产品质量检验、主要服务于渝、川、黔、鄂、湘、陕等地”变更为“农作物育种研究、蚕桑品种选繁研究、农(蚕)业科研成果转化及技术推广、农副产品及蚕种生产经营、农药产品质量检测检验 履行重庆三峡学院科研机构教学、研究职能 主要服务于渝、川、黔、鄂、湘、陕等地”。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0年三峡农科院在万州区委、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融入三峡学院建设中积极作为、勇于担当,各项工作取得良好进展。 一、积极开展疫情防控 全面落实防疫措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集中力量抓好疫情防控,实现全院职工全年零感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动员组织全院职工到14个街道(镇)、29个社区(村)参与疫情防控宣传、排查、值班、守点等工作,累计出动1165人次,发放宣传单(册)1795份,参与排查7948户、13279人,药剂消毒19950平方米。 二、着力推进科技创新 策划申报各级各类项目90项,全年获批项目18项,获得财政资金208万元,实施续研项目48项,到位经费287万元,16个科研项目顺利通过结题验收;12个新品种通过重庆市品种审委员会审定,6个新品种通过重庆市品种审委员会鉴定,2个马铃薯品种通过国家农业农村部登记,6个材料通过重庆市专家鉴定,70个新组合(品系)参加各级试验;获发明专利1项,申请专利9项,获授权保护品种(材料)2个,申请品种(材料)保护3个,成果获奖1项,成果登记1项;发表论文14篇,其中SCI期刊论文1篇,EI收录1篇;实现成果转化收益221万元,持续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三、深入开展科技服务 “重庆市农作物新品种抗病虫鉴定站”为61个重庆市水稻区试品种和34个水稻引进品种开展稻瘟病抗性鉴定;对重庆市等69个玉米参试品种、市内外单位及个人委托55个玉米品种进行大斑病、小斑病等5个病害的接种鉴定。“渝东北农药质量监测检验站”协助农业执法部门开展农业投入品监管,为万州、巫山、石柱等10多个区县抽样检查农药经销部门56家,针对性抽取样品188个,代表批量1730吨。积极开展柑橘溃疡病、猕猴桃溃疡病、梨根瘤病、脆李裂果、果桑等防控技术研究与运用。 定点帮扶李河镇七里村115户348名建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常年选派国家级、市级、区级科技特派员60人次服务于万州及周边10多个贫困区县近30个贫困乡镇近70个贫困村,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 与龙驹、长岭等五个镇乡签订院地合作协议,开展培训43次,培训农民25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4种3000余份。为40家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及8户种植大户开展优质玉米、脆李、梨等新品种新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开展技术服务337次,解决技术难题11项,服务企业新增经济效益850余万元。 四、工作成效、亮点及特色 参与社区防控获得主管部门和所在社区一致好评。通过重庆审(鉴)定新品种数量创历史新高,叶菜薯、花生和鲜食大豆新品种首次通过重庆市品种审委员会审(鉴)定,填补了市内空白。新增重庆山地特色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杂粮、蚕桑两个综合试验站。5个科研团队加入市农业产业科企联合体创建。新增创新团队2个,专家服务团队1个,入选创新团队8个。资源整合实现平稳过渡,财务管理相关制度完成备案,职称晋升逐步接轨,师资力量储备、研究生培养等工作起步。致力于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针对性开展科研,多种方式服务企业、种植大户和农户,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66项,年推广面积141万余亩,创社会经济效益4亿余元。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玫瑰香橙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与应用”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9年度领导班子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
填表人: 鲜萱 联系电话:15922971616 报送日期:2021年03月25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