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公示 > 2020年

重庆市江北不动产登记中心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2020年度)

发布时间:2022-04-12 11:00
发布时间:2022-04-12 11:00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43034XJ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0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市江北不动产登记中心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江北不动产登记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为不动产权利人提供登记发证服务。受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的委托   承担辖区内土地(含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房屋登记、林地登记等不动产登记发证的具体工作 以及房地产交易管理的事务性工作 承担土地(含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房屋登记、林地登记等不动产登记信息化建设工作   承担房地产交易和不动产登记档案的整理、保管、利用等工作 协助开展房屋权属纠纷信访的处理 以及土地权属纠纷和合同纠纷的调处 承担相关行政诉讼的事务性工作

重庆市江北区建新东路88号

法定代表人

张永红

开办资金

2687(万元)

经费来源

非财政补助(经费自理)

举办单位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075.2

13929.4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6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未申请变更登记

2020年,在市局的坚强领导下,中心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不动产登记服务,强化内部管理,着力做好登记风险防控,持续深化不动产登记改革,提升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全年中心共办理各类登记案件12.76万件,档案总查询量20.53万件。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不动产登记服务   (一)严格开展疫情防控。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中心作为群众服务的公众场所,疫情防控压力较大。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中心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结合实际制订了《新冠肺炎疫情复工防控工作规范》、《关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科学规范开展消毒工作的方案》等,做好对办公区域、办事大厅内部环境的清洁消毒、通风换气和卫生保洁,保障了公共环境的安全。   (二)做好群众接待的防护工作。中心制订了防疫期间的工作预案,严抓内部疫情防控,做好工作人员在窗口服务的疫情防护,同时,采取多项举措,加强群众日常接待防护。中心将人员信息登记、渝康码识别、资料预审等前移到三楼大厅;在中心大楼入口处临时租用门面房屋,外设专门的服务点,分流群众;在服务大厅设置了负压系统临时防疫隔离点;增设服务向导在服务大厅、等候区等做好对群众的分流疏导;服务窗口前移,对中高风险地区和境外来渝人员在三楼指定接待点接待办理等,有效保障了群众办事的防护安全。   (三)积极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新冠疫情爆发以来,许多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到影响,面临较大的资金困难和债务压力。中心主动了解企业在工程进度、销售计划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安排专人与企业进行对接沟通,解答企业有关咨询,开通为企业的绿色通道服务,采取一事一例、特事特办,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为企业复工复产做好全力支持和保障。   二、持续深化不动产登记改革,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在2019年实行“一窗办理,即办即取”等不动产登记改革的基础上,2020年,中心按照市局部署,持续深化不动产登记改革,进一步提高不动产登记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中心制作了营商环境媒体宣传短视频,在辖区多个小区电梯循环播放,让各项便民利民举措深入民心,助力营商环境向善向好发展。   (一)压缩办件时限。对存量房买卖业务各环节进行时间节点限制,使存量房买卖及其并案业务在90分钟内办结。赠与、公证继承和离婚析产业务当场办结。做好批量案件的预审预派和督办工作,严格执行“023”的不动产登记时限。 (二)深化“一窗办理、即办即取”。在受理、复审、发证以及核税等环节合窗的基础上,升级综合窗口设置模式,将综合受理窗口调整为18个,不再区分涉税与非涉税,所有综合受理窗口平行受理各类登记案件,同时,与税务部门协调,使各窗口与税务的配合更为默契,案件的受理更为顺畅。   (三)深入推进“不动产登记+金融服务”。今年,银行抵押专网案件大量增加,工作时限缩短,中心安排专人及时受理银行抵押线上业务,并及时为银行答疑解惑。同时,对银行专网系统抵押业务实行电子证照。银行专网申报的抵押业务经登簿、缴费后,银行机构便可以查询并下载抵押登记业务的电子《不动产登记证明》。该举措进一步方便企业群众不见面办理抵押登记业务,真正实现“一次不用跑”,提高了不动产登记的服务效能。   中心还组织业务骨干对《抵押登记专网系统功能优化意见收集》、《重庆市不动产不动产抵押登记专网申报系统申请材料填写指引》进行讨论,收集意见和建议上报市局,对银行抵押专网系统的进一步优化提出建设性意见。   (四)推行无纸化办理不动产登记。在综合窗口全面启用电子签批屏,对申请人进行身份核验、登记资料扫描采集、电子签名等,实行电子化申请,推行不动产登记无纸化办公。从12月起,中心对存量房买卖、公证继承、赠与、夫妻更名、离婚析产等即办即取类案件已全部实行无纸化办公。 (五)积极推广“渝快办”线上不动产登记业务。在疫情期间,中心通过网络、微信等积极宣传推广“渝快办”线上服务,引导群众在线上进行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房屋交易登记申报、抵押类登记申报等业务办理,进一步方便企业和群众。同时,中心启用了电子签批屏的评价功能,对受理的每个案件进行好差评,并将评价结果汇集到“渝快办”系统,加强服务监督。   (六)推进开发企业网上办理不动产登记。在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的统一部署安排下,中心作为试点单位积极推广外网报件,对开发企业网上申报办理不动产登记开展了业务培训。   三、加强内部管理,做好登记风险防控工作 开展了不动产登记风险防范自查自纠工作,对业务管理的各环节进行风险点排查,建立了风险清单,健全完善在不动产登记案件风险防控、质量检查、日常监督等常态化、制度化风险防范机制,加强不动产登记案件风险防控。   (一)深入开展廉政教育和法治培训,提高风险防控意识。 通过学习教育、廉政谈话、诫勉谈话等形式,提高职工对廉政问题和风险防范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做到警钟长鸣。进一步加强信息安全培训、法制培训等,特别加强了反面案例的警示教育,不断增强职工的风险意识、忧患意识,提高工作人员依法办理不动产登记工作的责任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   (二)扎实开展风险点排查和整改,及时消除风险隐患。组织各科室结合职能职责,对业务工作各环节进行检查透视,找差距、查不足。在全面排查、分类汇总的基础上,中心班子成员集体会商、综合研判,进行深入检视和剖析,归纳梳理出各类风险点14个。研究制定了中心《风险防范自查自纠整改方案》,对查找的14个风险点有关具体问题全部进行了整改。   (三)加强业务规范,夯实风险防控基础。停止业务授权,禁止借用他人的业务账号和印章,加强权限和印章管理;综合窗口启用电子签批屏进行身份信息采集和把关,防止假人、假身份证明,对特殊情形由两名受理审查人员共同核验并签字确认,以加强对申请人的审核;通过盛本亚系统,加强对解除两年限售和经济适用房上市交易案件的审核;在发证前加强对税费完善情况的审核等,进一步健全完善了业务操作的规范,夯实了风险防控的基础。   (四)加强窗口管理,做好风险防控的监督。因 “一窗受理,即办即取”,使综合窗口承担多项职能职责,中心对工作人员的权限进行清理,并按岗位重新设置相应的权限;严禁本人受理直系亲属的不动产登记案件;使缮证岗和综合受理岗对缮发权证互相监督,在工作流程上进行制约;做好不动产登记案件的质量检查,质检情况在每月的主任办公会上通报。   四、强化不动产登记管理,有序推进统一登记 (一)加强农村区域不动产登记工作。加强宅基地及地上房屋不动产登记工作,进一步与区规资局共同推进解决集中居住的农民新村办证问题。及时梳理万缘、干坝集中居住项目中涉及的用地审批、权籍调查问题。全年,办理农村房屋不动产登记22件。 (二)按照市局部署,与区规资局共同做好重庆市长江干流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 (三)进一步规范非公证继承登记。随着非公证继承登记业务的咨询量和办件量逐渐上升,为促进非公证继承登记工作更顺畅地开展,中心特别邀请法律顾问、兄弟单位的业务负责人等开展了专题交流会,重点讨论了非公证继承登记业务办理中遇到了一些难点和问题,理顺了非公证继承登记的办理模式,并形成专题会议纪要,做好工作人员在受理时的办事流程指引。全年,中心共计接待咨询近千余次,受理非公证继承登记业务322件,为办事群众节约费用共计约80万余元。 (四)开展了邮政服务,进一步便民利民。开展了对历史遗留未领取登记结果的清理,开展了登记费和契税完税凭证的收缴清理工作。   (五)定期研究解决不动产登记中的疑难问题。全年组织疑难案件会审三次,形成专题会议纪要3期,及时解决了不动产登记中的新、难问题。   (六)加强业务培训,提升业务能力和水平。积极组织开展内培外训。以各科室组织为主,分级分类开展了针对性强的业务培训。中心层面组织开展了职工保险、消防知识、人事制度等综合知识讲座五场,组织开展的业务培训六场,培训内容涉及继承法及公证委托相关知识、不动产登记业务文件解读、信息安全知识讲座等;特别邀请沙坪坝不动产登记中心孟艳副主任到中心开展了题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实务》的培训讲座,邀请市登记中心档案科科长秦静开展了《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及实物》培训,进一步提高职工的业务水平。全年派员参加市局等组织的外部培训36人次。 (七)持续加强档案数字化建设。完成档案扫描整档入库上架9.75万件,质检档案2.22万件。移交给市局档案馆珍贵档案778本。 五、有效加强信息化建设和技防网络安全 (一)加强信息化系统开发建设和维护。开发并上线了业务删除管理系统,使被删除的业务数据实现自动信息化存档,便于回查和追溯。开发并上线了动态数据查询平台,已发布常用数据查询模块(报表)31张,提高获取数据的速度和工作流转效率,极大缩短了企业档案查询结果的等待时间。开发并上线了数据修改审批系统,规范了数据修改申请和处理流程,使数据修改资料可以信息化存档,进行痕迹化管理。将老系统限制库清理成果纳入盛本亚系统平台,关闭老系统业务权限,提高了工作效率,使业务伴随系统进行统一管理维护和集中使用。完成盛本亚信息系统和传晟系统应用迁云备份,提高了数据安全。   (二)积极改善不动产登记数据。为了保障“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更顺畅运行,同时为不动产登记“全渝通办”打好基础,中心持续开展城镇数据清理,城镇数据清理一期主要针对房屋业务、房屋坐落进行清理,共处理了96个类别,清理60.4万条数据。根据现楼盘数据质量和问题较多的楼盘,启动城镇数据清理二期,对楼盘房屋自然属性、挂接业务进行全面清理,共涉及12417个楼栋,涉及房屋685355套,目前按照进度有序推进,已完成清理总目标量的25%。 中心在全市率先完成辖区农房数据清理专项工作7500户,成果资料已移交市局信息中心,待市局统一验收成果后入库农房不动产系统。 (三)加强网络安全维护。联系专业公司对内网进行了网络安全检测,对发现的中危和高危风险漏洞进行修补,对服务器设定了访问IP限制,对中心工作电脑做好升级补丁,加强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每月定期进行机房服务器巡检、杀毒系统巡检、弱电系统安全巡检,排除解决安全隐患。8月份,中心接受了江北区公安局网络安全支队的网络安全测评。网安支队专家对中心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给予了肯定。9月份接受了市局组织的网络安全检查,无重大漏洞。 六、加强市场监管,积极维护健康市场秩序 一是做好辖区开发企业和售楼部的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指导工作。宣传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关于疫情防控的要求,了解企业需求和困难,告知企业办理复工复产的程序和具体条件,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企业和市场的影响。   二是做好预售备案和开盘监管工作,全力维护辖区商品销售市场稳定。全年共办理商品房预售备案62件,办理现房销售备案42件。办理预售方案备案变更14件,车位放开二次销售备案25件,向市建委申报房屋备案价格审核会18次。联合房管、物价、工商、建设等部门,进行开盘前联合检查62次,中心开展日常巡查10余次,约谈开发企业8次,严防降价促销的矛盾风险,确保了辖区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 三是为辖区开发企业搭建推荐项目和扩大市场影响的平台。6月份,中心协同区建委、市房协组织开展了辖区2020年江北区房地产展示交易会,有效促进了各个项目的销售,也给购房者带来了购房的实际优惠。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王瑞莉联系电话:18235709233  报送日期:2021年03月05日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