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009341469Q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0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荣昌区气象局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荣昌区气象局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国家建设和社会生活提供气象管理保障。 气象法规建设 气象防灾减灾 气象业务管理 气象宣传 气象地球环境观测 气象预报 气象服务 | |||
住所 |
重庆市荣昌区昌元街道公园路197号 | |||
法定代表人 |
胡长金 | |||
开办资金 |
50(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上级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气象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55.83 |
1449.22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
9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狠抓业务工作,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1.业务质量稳步提升。 一是加强监测预报工作。今年我局地面气象观测质量无错情,国家级自动站观测资料传输及时率为99.89%,区域自动站观测资料传输及时率为99.47%,国家天气地面站资料传输及时率为99.09%,土壤水分站观测资料传输及时率为99.28%,酸雨资料传输及时率为100%,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准确率为95.5%,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量大于35分钟。 二是加强研究型业务工作。选送了1名业务骨干到重庆市气象局进行了为期2月的业务集中培训学习,新引进研究生1名,完成了《荣昌区空气质量预报方法及污染潜在源区研究》和《ADTD闪电定位资料在荣昌雷电临近预报预警中的初步应用》2项课题,研究成果已投入业务运行。在“巴渝工匠杯”第十二届重庆市气象行业技能竞赛中,荣昌代表队获得了团体二等奖的好成绩,有4人次获得单项、全能奖,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2.气象服务效益显著。 一是强化决策气象服务。全年提前准确预报了“7.15”、 “8.13”等7次区域性暴雨天气和“2.13”、“11.20”等3次强降温天气,及时向区委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和镇街发布决策气象服务材料304期,发布气象预警短信135条,接收达3633867人次,电话叫应镇街领导24次,为全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气象保障。 二是认真做好重大活动气象保障和公众气象服务。围绕“舌尖上的荣昌”美食消费季活动、“第九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乡村复兴论坛.荣昌峰会”、2020重庆•荣昌“瑜瀚科技”成渝双城马拉松赛等活动,发布各类重大活动专题预报27期,气象预警短信27条,接收达936846人次。向社会公众发布气象服务材料共605期,接受电话咨询天气160余次,发布气象预警预报短信284条,接收达7837257人次。 3.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有序推进。 一是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区自然灾害防治汛前准备工作综合检查重点,压实基层气象灾害防御主体责任。主汛期前,组织工作人员对21个镇街的自然灾害防御工作准备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实地检查,及时消除了气象灾害隐患。 二是充分发挥区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的作用,由区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做好2020年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工作的通知》(荣气防指办发〔2020〕3号),明确了各镇街和区气防指部成员单位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重点和任务。先后4次在灾害性天气过程前向各镇街下发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通知,同时,加强同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抗震救灾和地质灾害防治救援指挥部之间的协作,先后7次联合下发了关于低温雨雪冰冻和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应对和启动应急预案的工作通知,督促各镇街和相关部门积极准备,落实责任,做好了每次重大灾害性天气的防御工作。 三是更新和录入预警信息接收人员基础信息120037条,现全区共有26个部门接入平台,预警接收终端信息13万余条,基本做到全区各村社预警信息发布全覆盖。区气防指办定期对各镇街平台运行情况进行通报,并将该通报作为年度考核依据。 4.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得到提升。 完成了广顺人影标准化固定作业点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人工影响天气综合指挥平台、人工影响天气空域申请平台、人影实景监控平台,有效的提高了我区人影作业的现代化水平和应急响应能力。根据抗旱工作和“蓝天行动”增雨作业要求,适时开展人影作业,今年以来,我局共累计出动人工增雨火箭车44辆次,动用作业人员442人次,成功组织开展人影作业22次,共发射火箭弹69枚,有效增加了过程降雨量,改善了土壤墒情,促进了空气污染物的沉降,全区未发生冰雹灾害,充分发挥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积极作用。 5.安全生产工作持续稳定。 一是制定并印发了《重庆市荣昌区气象局2020年度气象行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今年以来,开展防雷安全执法检查72次,开展氢气球施放执法检查24次,探测环境执法检查24次,开展防雷检测专项执法检查48次,共发现安全隐患34处,对19个企业下发了整改指令,对6家企业进行行政处罚,及时消除了气象安全隐患。 二是严格执行行政值班和应急值守制度,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定期排查单位各个网络系统和机房硬件设备,定期升级系统补丁,确保了全局信息系统的安全。2020年以来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12次,召开领导小组会4次,开展内部安全检查12次。单位全年无安全稳定事件发生。 (二)强化服务意识,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1提高公仆意识,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一是按照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的要求,将所有政务服务事项的承诺时限缩减到90%,平均跑动次数压缩为0次,所有事项均可全程网办,完成了电子证照的配置和“好差评”的评价,并完善了办事指南、办事流程和示范文本,明确了审批权力的主体、依据、运行程序和监督措施等,及时发布了实施清单。2020年,我局共办理行政许可事项5件,其中雷电防护装置设计审核4件,雷电防护装置竣工验收1件,办理过程运行顺畅,承接事项均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审批,服务满意率100%。 二是按照《荣昌区2020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和重庆市荣昌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系会议办公室要求,整理了2019年以来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双公示”信息,我局行政处罚均为简易处罚,不在此次归集范围之内,行政许可信息均通过“渝快办”市级网审平台进行了归集。将信用状况审查纳入行政审批、日常监管等工作中,在重庆联合奖惩子系统查询信息352条,触发7条,反馈7条,反馈率100%。 2.积极开展旅游气象服务,倾力打造荣昌城市名片。 一是加强与文化旅游委的会商联动,在重大节假日、重大灾害天气及夏季高温期间开展部门联合会商,通过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政务网、QQ、书面材料及手机短信等渠道,以《天气周报》《重要气象信息专报》和《节假日专题天气预报》等方式及时发布旅游景区天气预警预报信息和气象风险信息,提出了应对旅游景区气象风险的科学防范措施。全年发布各类旅游气象服务材料22期,发布手机短信30条,接受人员达1073250人次。 二是积极促成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栏目与荣昌地方机构的合作,于每日12:27分在CCTV—1和CCTV—新闻频道《午间新闻天气预报》栏目播出荣昌名片,并在重庆卫视天气预报栏目宣传荣昌生态资源,为荣昌旅游景点的宣传推介贡献了力量。 (三)围绕荣昌重点工作,充分发挥气象部门的作用。 1.打好三大攻坚战。 一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做好社会风险矛盾化解工作。配备了一名兼职信访员,明确了信访工作人员职责,并强化了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坚持做到了群众来信来电来访反映的问题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受理率达100%,答复率达100%,办结率达100%。同时,积极配合区公安局、司法局等部门和社区开展扫黑除恶专项宣传,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 二是开展脱贫攻坚送温暖,结对帮扶心贴心活动。与安富街道斑竹村和古桥社区3户贫困户结对,每月定期走访,在做好政策宣传的同时,热情和帮扶户交心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情况和生活中的困难,积极开导,并在政策范围内给予帮扶。我局结对的3户帮扶户均通过了国家扶贫检查组的检查。 三是积极开展生态气象保障服务工作。加强地面气象观测、大气成分观测、气象卫星遥感观测等环境气象监测分析,建立了由雾霾预报、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和城市空气质量预报构成的环境气象预报业务体系。与生态环境部门建立了常态化大气污染气象条件会商机制,联合发布服务专报419期。成功组织开展人影作业22次,共发射增雨火箭弹69枚,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起到了积极作用。 2.积极推进十项实施方案部分项目建设,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力量。 一是大力发展智慧气象。按照《荣昌区大数据智能化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方案(2018—2020)任务分解〉》要求,进一步提升了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的监测预警功能,定期对平台终端设备、视屏会商系统和通讯线路等进行了检修维护,更新和录入预警信息接收人员基础信息12万余条,现区预警接收终端信息已达13万余条,基本做到全区各村社预警信息发布全覆盖。 二是以气象科技推动农业发展。完成了国家(重庆•荣昌)生猪市场交易与物流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示范工程建设,对农业精细化智能服务平台和农业天气通APP进行了全新升级,2020年新增农业天气通APP用户18户,较2019年增加10%。对345户重点企业和种养殖大户开展了直通式气象服务,签署专业气象服务协议单位23个,发布《精细化农用天气预报》62期、《农业专题气象服务》20期,《特色作物专题气象服务》21期、《短期气候预测》7期、《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10期,开展农情调查50余次,与区农业农村委、区林业局的专家开展联合会商76次、发布联合服务材料48期。 三是构建军民气象数据大通道。为区人武部和区武警中队建立了预警终端账号,配备了预警平台终端,同时将全区42个区域气象监测站点的实时监测数据和气象智能网格预报资料都接入了区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并做好了日常的数据更新和维护工作,为构建军民气象数据大通道打好了基础,实现了军民气象数据共享。配合区大数据发展局开展区大数据中心建设,并在技术、资料等方面积极配合区大数据发展局和区人武部做好了基础数据军地互通共享。 四是提升生态气象保障服务能力,推动绿色发展行动。积极将气象工作融入《荣昌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大力实施生态气象保障项目,积极开展人影生态气象保障能力评估,积极争取了市级、区级财政资金120万元,在广顺街道增设一个人影作业点,现全区人影作业覆盖面达到90%以上。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
填表人: 李莹 联系电话:13637781969 报送日期:2021年02月02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