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388591A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0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重庆市口腔医院)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口腔科诊疗与护理 医学教学和研究 卫生医疗人员培训 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保健与健康教育 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重庆市渝北区龙溪街道松石北路426号 | |||
法定代表人 |
季平 | |||
开办资金 |
70618(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差额补贴)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9459 |
118808.2 | |||
网上名称 |
www.cqdent.com |
从业人数 |
1022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严格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开展工作。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0年,我院在重庆医科大学和重庆市卫生健康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把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这条主线,认真贯彻执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始终把人民口腔健康放在首要位置,锚定“高质量医疗服务”这颗“定盘星”,积极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格局,加快建设国家口腔区域医疗中心,提升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协同创新发展水平,实现了行稳致远、安定和谐。新时代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高质量发展画卷徐徐铺展。 一、2020年基本数据 形成“两院六地”格局,设置牙椅518台,病床100张,建筑总面积6.28万平方米。现有在岗职工1022人,其中高级职称101人,博士后在站29人,博士114人。受疫情影响,2020年门诊人次约恢复到2019年的81%;医疗收入约恢复到2019年的90%;总收入约恢复到2019年的88%;总资产同比2019年增长了7.82%。虽然受到疫情影响,去年职工总收入仍同比增长5%,人均收入同比增长7.6%,实现了自2015年以来6年涨。精准制定并调整疫情期间工资福利标准和绩效方案,保障医院职工尤其是临床一线职工待遇 二、2020年工作实绩 (一)高标准、严要求,全力做实疫情防控工作 1.提升政治站位,坚决践行“两个维护”。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把疫情防控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校党委、重庆市卫生健康委的系列要求,坚决打赢疫情攻坚战。 2.迅速行动,高效推动疫情防控攻坚。面对突发新冠病毒疫情,第一时间调集精干力量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以最快速度组织构建起了畅通高效的防疫工作体系。领导小组下发75个通知,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370次、全院职工排查8次,规定了职工离渝报备、返渝要求和个人防护、每日健康报告、核酸动态检测、冬春季疫情应急预案等。 (二)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担当作为,各项工作扎实开展 1.做好疫情防控下的医疗工作,医疗工作开展平稳有序。 在重庆市公共卫生应急响应期间,合理调派医疗服务资源、安排医疗服务时间;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实时调整医疗服务方式,通过互联网在线咨询服务、多途径预约挂号等方式,满足患者医疗需求。推动国家口腔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计划投入2亿元资金。重庆市口腔专科联盟队伍继续壮大。新纳入22家专科联盟机构,目前有60家成员单位。开展行业作风建设工作专项行动,受到各类形式表扬175次,拒收红包礼品6次。积极做好护理工作和医保工作,护理队伍素质不断提升,医保工作持续规范。 2.主动唱好成渝“双城记”, 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等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3.教学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2人获得重庆医科大学课程思政创新设计大赛优秀奖,2人获得重庆市微课比赛一等奖。 获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本科课程1门,目前已建设3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获批重庆市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重庆市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门。 获市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5项、校级教改项目10项。发表教改文章34篇。获批重庆医科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研究生获校级优秀毕业生1人。市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人,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6人,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人,校级优秀学生干部1人,系三好5人。获国家奖学金4人。新增学术学位硕士生导师8人,新增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6人。获重庆医科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2人,院级优秀研究生导师5人。“口腔医学”已建设成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开放型、国际化的高水平学科”。 4.科研高地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2020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在口腔医学学科排名中,中国内地共有18所高校上榜,重庆医科大学位列中国(内地)第8名、世界第151位。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的2019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中排名口腔医学第8位。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2019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口腔医院)”中排名第13位。 获批科研项目77项,我院历史上首次获批国家级项目达到2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5项),居于全国口腔院校前10名。发表各级文章 153篇,其中SCI文章74篇(IF ≥3以上文章为31篇,IF ≥5以上文章为12篇)。 与荷兰格罗宁根大学、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瑞士洛桑大学等11名国际知名教授合作,申报111国家级创新引智基地,建立国际化(中国)口腔健康研究中心。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功能性脑疾病诊治重点实验室、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母胎医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等实验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与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庆大学等一流院校深度合作,成立口腔医学智慧智能研究平台和口腔数字化研究平台。 5.管理效能达到更高水平,认真落实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出台了《临床、医技科室分类目标考核暂行办法》《行政后勤职能科室综合目标考核暂行办法》,优化管理措施。 重庆市口腔健康创新中心、上清寺院区改造、交通银行重庆市分行原总部大楼购买和改造、北院1-5楼病房改造、龙湖光年门诊装修、污水站改造、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食堂改造等重大项目顺利推进。新招收博士后13名,出站博士后4名,在站博士后29名。1名博士后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13批特别资助(站中)。9位博士后获得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位博士后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8批面上资助。1人入选重庆市博士后创新导师工作室,4位博士后获得2020年重庆市博士后资助,1人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是我院第一次取得该项目。规范审计、财务工作,做好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通过了四级电子病历测评、重庆市卫健委智慧医院三级评测,取得互联网医院牌照。医院获评渝北区公安分局2019年度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先进集体”、“渝中区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区级示范岗”。创建重庆市首批节水型公共单位。 三、2021年工作思路 1.高标准拟订“十四五”规划,为医院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和发展蓝图。 2. 夯实医疗质量与安全,加强医疗技术管理,推进新技术新项目开展。落实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相关工作。强化护理能力提升。 3.大力推进国家口腔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探索智能化质控管理模式。 4.持续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做好防护物资调配和核酸检测等工作。 5.建立健全医保规章制度,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对科室医保指标及政策执行情况等进行分析考核,争取各项考核指标全面达标。 6.建立健全行风工作长效机制,严格执行阳光推介机制要求。 7.加大对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力度,进一步推动中外联合办学,助力我院在教学建设上取得进一步升级。 8.加强科学研究工作与科研平台建设。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开展常态化学术交流。举办或承办有影响力的大型国内学术会议和国际学术会议,不断扩大科技工作的国内外影响力。 9.拟定“十四五”规划人才梯队建设方案并分步实施。做好博士后工作。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 10.持续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完成口腔健康创新中心土地划拨工作及建设开工前系列工作,如设计、报批等。配合渝中区区委“环上清寺口腔健康全产业链创新经济生态圈”项目进行上清寺院区整体改造项目。完成北院1-5楼病房改造和龙湖光年门诊装修项目。完成食堂装修改造。完成交通银行重庆市分行原总部大楼购买,加快推进后续的改造工作。 11.推进财务和采购工作信息化建设。开展“十三五”内部管理和绩效审计。推进银医合作,落实电子病历五级、互联互通四级、智慧医院四级、等保测评等工作。 12. 进一步巩固美丽医院建设成果,在完成相关硬件建设任务的基础上,突出强化制度建设、流程建设与标准化建设,充分运用PDCA管理工具,提高美丽医院成果维护水平。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有效期:2016年2月16日至2031年2月15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
填表人: 李何殊 联系电话:15923911731 报送日期:2021年03月17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