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MB1C55389L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0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城镇排水事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城镇排水事务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主要承担与城市排水及污水处理管理、排水监测管理、排水设施建设运行维护管理和城市排水防涝相关的事务性、技术性工作 | |||
住所 |
重庆市渝中区长江一路58号3楼 | |||
法定代表人 |
邹小春 | |||
开办资金 |
100(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0 |
775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
18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长管长治,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1.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提高政治站位,彰显政治属性,强化政治引领,增强政治能力,确保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把“两个维护”落实到中心工作的方方面面。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完善议事规则,健全决策机制,深入贯彻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大兴调研之风,着力把理论成果转化为指导排水与污水处理改革发展的科学决策和有效举措。 2. 全面提升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严格规范支部党组织生活,落实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每月按照“1+3+6+X”模式开好主题党日活动,每季度组织召开1次专题党课,年度召开支部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扎实做好支委会设立选举、党员党组织关系管理、党员档案管理、党费足额及时缴纳、党内统计等工作,全面夯实党建工作基础。 3. 持之以恒加强纪律作风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明工作纪律,强化日常监督,以优良的作风保障排水与污水处理各项目标任务的推进落实效果。健全党风廉政体制机制,按照《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廉政风险防控办法》要求,集中梳理排查廉政风险点,评定风险等级,制定防控措施,构建防控体系。 (二)善作善成,全力以赴攻坚克难推进筹备建设工作 4.推进保障工作,夯实运转基础。一是争取财力、物力保障。多次与财政局、市机关事务局等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就开办资金、专项工作经费、公务用车等工作进行沟通,积极争取支持。二是完成办公场地准备。推进委办公楼3楼西南侧,使用面积约1230平方米的办公场地装修与布置工作,为排水工作开展提供了舒适办公环境。三是建立健全职工福利待遇体系。加强与组人处、排水处等委内处室(单位),市人社局、市交通局等委外部门(单位)的对接,逐步建立工资、五险一金、绩效等待遇保障体系,确保政策范围内福利待遇落实到位。 5. 加快队伍建设,提升团队素质。一是积极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在现有人员基础上,合理设定干部队伍各年龄段组成比例,精准选拔中层干部,全力培养后备干部,推动形成“人尽其才、竞争择优”的整体队伍结构。二是加强能力建设。采取“学中干、干中学”的方式加快提升工作能力。建立内部学习制度,定期召开学习例会,组织交流学习体会,加强对外交流学习,推动形成个人需求、有效学习、奋发有为的学习氛围,创建学习型单位。 6. 深化工作体系,完善制度建设。一是明确内设科室设置,设置法制与技术标准科、规划与建设管理科、运行与维护管理科、排水监测科、智慧排水科及办公室在内的“五科一室”。三是强化工作责任落实。构建“领导带头、中层负责、全员行动”的工作体系,逐级抓好工作落实;建立首问负责督查制度和需求快速响应机制,提升需求响应及时、工作落实到位。三是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印发试行会议管理、公文处理、财务管理、保密规定、考勤和请销假等各项管理制度,努力形成“用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的工作格局。 (三)深耕精耕,凝心聚力推动排水事业高质量发展 7. 设施建设高效推进。一是统筹年度建设计划,压实区县主体责任,强化日常督导、信息报送,打表推进项目建设。全年共计完成4座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新改扩建、2座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提标、123座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技术改造;建成城市排水管网共计1520公里、乡镇污水管网共计975公里;基本完成1座城镇生活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二是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做好2021年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计划报送工作的通知》,加强规城市污水处理厂划建设全过程管理。三是编制《重庆市“十四五”城市排水(污水、雨水)设施及管网建设规划编制指南》,强化顶层设计,突出规划引领。 8. 运维水平持续提升。一是污水处理厂方面。强化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全年累计稳定达标处理城市生活污水14.95亿吨,集中处理率达到95%以上,圆满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任务。扎实开展污水处理费征收管理工作,累计征缴入库12.43亿元,顺利完成征收任务。二是排水管网方面。大力推进城市排水管网精细化排查,全市累计投入4.5亿元,排查管网2.9万公里,建立排查成果市级校核及排水管网数据库,实现管理一张图。促进排查成果运用,建成梁滩河流域排水管网可视化系统。三是城镇生活污泥方面。印发了《重庆市城市和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实施方案》,健全污泥处置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中心城区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工作,中心城区污泥调度效果明显提升,日均处置量达到1480吨/天。 9. 专项行动顺利开展。一是扎实开展水篦子及臭气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提升城市环境。截至目前,中心城区共锁定“一区、两线、三边、四点”工作重点区域503余处,总计完成疏浚水篦子17万个,更新改造水篦子6892个,办理排水许可676户,改造源头雨污混错接800余个,查处违规违法排水行为211例,清掏化粪池4893个,安装化粪池在线监测预警系统1871个,排查臭气点位426处,整治完成臭气点位483处。二是将水篦子及臭气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纳入城市提升和城市综合管理考核体系,进一步推进专项行动走深走实。 10. 智慧排水扎实推进。一是梳理形成“一中心四平台”的顶层架构和“三思想六指标”的运营支撑体系,完成智慧排水系统顶层设计。同时,完成需求调研,形成256个功能模块的需求清单。二是协同设计单位编制智慧排水设计文档和软件功能价格测算报告,推进智慧住建项目建设。三是推进城市排水防涝监测预警与应急响应系统进行试运行,已链接部分区县数据,实现96个视频监控、14个积水监控、6个液位监控等设备数据的实时共享,初步实现市区两级平台联动。 11.行业安全保障有力。一是统筹疫情防控,推进复工复产。《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安全运行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期间城镇污水处理环境健康风险管理的通知》《重大疫情期间城市排水与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管理指南(试行)》,加强疫情期间排水系统科学防范指导。积极协调李家沱三期污水厂等13个项目招标,推动铜梁三期等7个重点项目复产复工。二是强化应急管理,确保汛期安全。严格执行委主要领导统一调度、分管领导带班、处室(中心)实时处突、区县(自治县)住建委应急值守的24小时值班制度。突出实时调度,通过排水防涝预警系统,多次就重要降水进行预警。建立市区两级抢险先锋队,深入受灾一线,缓解洪涝重灾区环境和内涝风险。制定《重庆市中心城区易涝点整治专项行动方案》,推动全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 12. 重点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推进排水法治工作。开展排水法治理论学习研究,形成了覆盖设施规划建设运维、水质量标准、再生水利用、臭气防治等工作的技术规范标准体系。编制“排水50问”,完成“12345一号通”政务服务热线知识库录入。二是推进排水宣传工作。加大排水工作宣传力度,积极筹建排水公众号,主动发声,提升影响。三是统筹推进课题研究。高效有序推进课题研究项目,对中心8个课题研究项目实行清单化统一管理,其中,2个项目已通过结题评审。四是推进排水协会筹备。摸排排水相关协会运营情况,草拟排水协会筹备方案和排水协会组织架构图,成立协会筹备组。五是优化排水政务服务。梳理排水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摸排管理服务现状,结合智慧排水建设,构建排水政务服务平台。六是协调组织行业培训。积极组织各区县参加深圳水环境大会、上海水务博览会、重庆排水大会等行业会议,加强能力建设。七是规范排水数据管理。统一“规建管”相关数据来源和输出口径,建立定期数据收集、更新制度,狠抓数据整合,强化基础支撑。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
填表人: 赵欢 联系电话:15723197792 报送日期:2021年03月30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