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384910Q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0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重庆市文化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开展文化旅游研究和应用 为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服务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开展文化行业职业技能鉴定 开展文化和旅游规划相关技术性、服务性工作 完成市文化旅游委交办的其他任务 | |||
住所 |
重庆市渝中区枇杷山正街93号 | |||
法定代表人 |
刘德奉 | |||
开办资金 |
170(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989 |
2801 | |||
网上名称 |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 |
从业人数 |
37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0年全院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抓好“文化和旅游智库建设”“文化艺术基础理论研究”两大核心,同步推进非遗保护传承、艺术档案建设、文旅规划策划三大职能,承担了一大批科研课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开展了多个文化宣传展示活动,参加参与多个国家级研讨会、论坛和培训,全院人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关键一年精神饱满,积极作为,圆满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 一、持续深入加强党的建设,切实筑牢思想防线 一是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支部学习、党员大会、职工大会、党课、专家讲座、专题交流、主题党日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历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著作,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重庆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精神、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持续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活动问题整改,不断巩固活动成果。同时注重把政治理论学习与学习文化前沿理论、研究文化和旅游建设问题、加强文化和旅游调研、以及开展文化和旅游交流活动结合起来,在提高理论水平的同时提高业务能力、开阔文化视野、提升工作格局。开展学习活动14次。 二是全面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四个服从”,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和落实党支部学习、“三会一课”等制度,持续抓好增强“四力”教育实践活动,全院党员干部职工思想、能力、素质、作风得到大力提升,为推动全市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迈上新台阶夯实思想基础和提供精神动力。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持续关注扫黑除恶工作动态,坚决肃清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熙来、王立军流毒。持续运用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不断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素养。 三是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党支部会议事规则,认真落实“三重一大”决策要求。严格执行组织人事纪律,坚持中层干部规范任命。认真落实党支部建设一系列要求。严肃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继续坚持党支部每月“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学习活动12次。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积极开展谈心谈话、党小组学习交流,持之以恒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 二、持续深入开展智库建设,不断提供智力支持 紧紧围绕文化和旅游智库建设重点工作,大力加强宏观文化、基础理论、文化产业、旅游发展和非遗保护为主题的研究工作,同时加强文化旅游规划工作,成果丰硕。 一是文化旅游智库功效明显。围绕国家和重庆文化旅游发展方向、工作重点、政策措施、热点难点问题等进行系列研究,先后完成“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基本问题研究”“山城步道文化研究”“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调研”“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统战文化研究”等主题研究,完成4篇研究报告,1套资料汇编,发表研究文章7篇,部分成果已提交市人大、市委统战部和市文化旅游委,得到充分认可;完成主持或主研的省部级课题4项,《现代媒介传播语境下的戏曲审美转型》《四川扬琴在重庆地区的传承保护研究》《巴蜀目连学源流研究》《多学科视野下的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抢救性记录研究》,持续推进7项省部级课题,目前均已完成初稿;推进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科学研究项目《图说重庆文化史》书稿编撰,完成13万字初稿,收集图片200余幅。 二是基础理论更加深入。有序推进2019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重庆川剧发展史研究》,完成初稿40万字;推进《传统与新传统——重庆市专业文艺院团调研课题》,完成对重庆京剧团、话剧院、歌舞团和歌剧院的调研和文章撰写,共计12篇,发表于《重庆文化研究》杂志,并在华龙网进行推送;启动重庆市文化和旅游舞台艺术系列评论“成渝两地戏剧艺术交流活动”,在华龙网、重庆文艺网等网络媒体发表3篇评论文章;在《当代戏剧》《中国戏剧》《上海艺术评论》《红岩·重庆评论》等各类杂志上发表文章20余篇,艺术评论30余篇。出版发行了《重庆文化研究》(2019年卷)、《重庆文化研究》(2020年1-4辑)。出版发行3本老艺术家丛书《凌宗魁》《徐立起》《吴玉霞》。 三是文化产业和旅游发展研究提升快。文化产业方面,开展对文旅融合发展、文化产业园区、文创产品设计、文化政策、区域文化产业等主题进行市场考察和特点调研,起草《关于加强重庆市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修订《重庆市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评选命名管理办法》、制定《重庆市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评审办法》及其配套的评审标准,重点开展《文旅背景下的重庆市夜间经济发展研究》,撰写研究文章。旅游发展方面,开展重庆旅游发展专题调研,完成《重庆旅游推介研究》《山城步道文化提升专题研究》《重庆市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路径研究》《重庆市高速公路文旅融合发展专题研究》《渝东南武陵山区文旅融合发展研究》等研究项目,完成5个研究报告,撰写6篇研究文章。 四是规划策划工作成为新亮点。有序推进10个有关重庆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系列规划项目,完成前期性研究,并通过华龙网推送了6篇系列研究文章,目前系列规划均进入第三轮修改、完善、提升阶段。与重庆旅发集团规划设计公司合作启动了《长嘉汇旅游规划》《重庆主城区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布局规划》《山城步道文化提升项目规划》等,目前已有2个规划完成验收。 五是非遗主题研究成果丰富。召开国家非遗丛书专家评审会,指导相关区县完成国家级非遗学术研究丛书,推动《国家级非遗学术丛书•川江号子卷》和《国家级非遗学术丛书•重庆漆器髹饰技艺》撰稿工作。起草《重庆市代表性传承人考核实施细则》《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行动计划》《渝东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示范点建设标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共建合作框架协议》《非遗十条旅游线路》等,修订完成《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管理办法》。“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建设构思与数字展示研究”和“基于数字化技术的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群抢救性记录研究”2项省部级课题获批立项。 三、持续深入开展非遗保护,助力非遗可持续发展 一是完成各类申报等经常性业务工作。完成第六批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申报评审工作和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的后续工作。完成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的检查和核定。推进非遗数据库内容建设,完成数据库建设硬件更新,加快内容录入、著录工作。继续深入做好非遗扶贫工作,组织开展了非遗扶贫成果展。二是重点推进两项专项工作。推进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继续做好2019年申报的第4批四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推进国家级非遗项目学术丛书编撰,指导其他区县推进该区县项目的撰稿出版工作,目前已完成7本著作,均通过专家评审,预计2021年出版。三是加快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认真完成专业规划,编制的《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得到政府认可,目前指导渝东南6区县推进子规划制定。四是在市文化旅游委的领导下,协助完成重庆非遗博览园项目选址、方案设计等相关工作。五是非遗宣传展示工作丰富多样。参与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第六届上海手造博览会等国家层面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组织开展第三届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嘉年华”暨鲁渝非遗扶贫成果展、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第十一届重庆文化遗产宣传月、“重庆好礼”文创产品展、重庆市第四届“星火杯”珠心算比赛等重大的市级非遗主题活动。 四、切实加强全面管理,不断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一是科研管理更加规范有序。对2020年度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 118 项申报项目逐一进行审核、梳理、汇总,并上报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启动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申报工作,全市共申报2 项。2020年,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立项 6 项。组织我院职工申报2020年度市社科联项目,申报 10项,立项3 项。 二是艺术档案建设活力十足。2020年新征集艺术档案133件,非遗实物80件,新购图书800余册,订阅2021年党刊及其他报刊杂志87种,拍摄视频时长159小时,编辑成片14集,拍摄图片12744张。完成全国公共数字文化信息工程地方资源数据库建设项目“武陵山区——渝东南记忆”(第四期、第五期、第六期)现场调研及拍摄工作,第四期已完成结项报告哦,提交分中心,第五期和第六期正在进行解说词修订。同时加强对艺术档案的开发利用,对文献资料进行数据化处理,完成了《夏庭光演出剧本选》(上下卷)《傅德岷文集》(11卷)《川剧传统剧本编注》(101集)的编辑刊印,其中《夏》已于2020年8月正式出版,《傅》《川》已交出版社,计划2021年5月出版。 三是学术传播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2020年,我院共完成了34个课题和委托项目,发表了50余篇研究文章、20余篇评论文章,出版(正在出版)15部(近130卷)专著,参加12次国家级、省部级学术研讨会,举办了4次讲座或展览,观摩学习了9次讲座、培训或论坛,其它重要活动15项。通过和华龙网、人民网的密切合作,研究成果、学术思想、工作活动得到广泛传播,2020年在华龙网上发表的关于“重庆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系列规划前期研究”“重庆话剧的传统与新传统”“成渝两地戏剧艺术交流活动”等系列研究文章和评论文章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好评。 四是人才队伍更加优良。先后通过学习讲座、参观考察、演出欣赏、职工学术交流等形式加强综合能力建设,开展25次学习活动。共有16名职工参加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全国文化艺术和旅游研究院所科研骨干培训班、旅游规划标准化培训班、旅游精品线路规划设计人才培训班、全国旅游演艺项目策划与市场营销高级人才培训班、2020年全国非遗新媒体传播人才高级研修班等,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大幅提升。 五是服务保障显著提升。物业、食堂、公务接待更加规范,服务质量明显提升。严格执行政务值班、节假日值班制度,加强用电安全、消防安全、出车安全、食品安全、人员安全管理,全年单位安全无事故。 五、深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切实突出正风肃纪 一是落实廉政责任制。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支部书记和班子成员履行党风廉政“一岗双责”,全年共召开13次支委会,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4次。召开全院干部职工大会2次,学习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学习主题党日活动计划等文件内容。班子主要负责人与班子成员、班子成员与分管部室负责人之间谈心谈话26次,确保“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落实到人头,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到实处。全年我院党支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没有受到过党内问责处理。二是加强廉政、警示教育。通过党课、观摩学习等形式认真开展廉政、警示教育。组织全院干部职工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叩问初心》《蜕变的初心》、人物传记片《秀美人生》、《民法典》公益系列讲座《民法典开讲》和话剧《红岩魂》、川剧《江姐》,全院干部职工时刻保持警醒,在开展各项业务工作中,筑牢防线、守住底线、不越红线、不碰高压线,营造了浓厚的正风反腐氛围。积极组织纪检工作人员参加委机关纪委组织的各项业务培训和廉政沙龙活动。开展专题党课4次。三是全面加强作风建设。持之以恒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持续纠治“四风”尤其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严格控制行政经费支出,积极查找本单位在文风会风、调研、出差出访、厉行节约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效强化作风建设,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有效提振。四是坚守意识形态阵地。加强对网站、微信公众号、《重庆文化研究》杂志及出版物意识形态管理。同时对全部省市级、国家级科研在研项目进行了意识形态清查,按时报告意识形态工作情况。截至目前,没有发现违反意识形态管理要求的现象。五是支持纪检工作。积极配合委纪检组的工作,对交办信访件的核查、处理、查办或配合工作及时到位处理。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
填表人: 蔡梅 联系电话:15002360313 报送日期:2021年04月02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