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3826599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0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五一高级技工学校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五一高级技工学校(重庆五一技师学院)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培养中高级技术人才,提高社会职业素质。 中等职业教育 中、高级技术工人培训 相关技能培训 | |||
住所 |
重庆市巴南区渝南大道1001号 | |||
法定代表人 |
孙玉伟 | |||
开办资金 |
2826(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0057.62 |
109683.63 | |||
网上名称 |
重庆五一高级技工学校(重庆五一技师学院) |
从业人数 |
222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我校认真完成了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防控疫情,坚决维护师生安全 一是引导师生形成抗疫共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市委市政府及市人力社保局、市教委等上级部门要求,制定并执行“三案九制”工作机制,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实行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切实保障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学校平稳运行。二是全力抓好师生开学复课。以疫情防控为主题上好开学第一课,通过网络平台,带领师生认真学习疫情防控要求,形成了“党建引领、群团参与、自我防控”的防疫工作格局。三是帮扶疫情致困学生。给予疫情致困学生防疫物资援助258人次,报送11名疫情致困学生电子材料,1人获渝中区教委资助500元。在创客空间设立“农副产品销售平台”帮助疫情致困学生家庭。四是英澳留学师生安全回国。协助我校25名英澳留学师生防控疫情、完成学业、安全回国,全部获得IMI2级证书和汽车维修二级证书。五是关注师生心理健康。对全校4600余名师生做心理健康排查,重点关注中高风险地区返校的学生,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提供心理疏导服务。 二、党建引领,锻造良好师德师风 一是以夯实基础为目标,牢牢把握党建方向。制定并下发学校《2020年党建工作要点》和《2020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以问题为导向,以方法为引领,严肃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强化正风肃纪,夯实政治生态基础。二是以宣传培训为抓手,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在创新形式、搞活方法、做实载体上下功夫,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扩大)会11次,开展“党课开讲啦”活动16场,成立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定期开展学习,开展师德师风读书分享活动,强化思想引领,提升党建活力。三是以党员干部为先锋,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确定2名同志为中共预备党员,完成2名预备党员转正。在局直属机关评优工作中,15人获评优秀共产党员,3人获评优秀党务工作者。 三、聚焦人才,科学统筹人事工作 一是优化管理队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对内设机构和校领导班子分工进行调整,开展科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有了全新布局。二是配强师资队伍。公开/考核招聘专业技术人员14名,社会招聘教职员工19名,15名教师成功认定一体化(双师型)教师,推荐6名教师进行职称申报。三是提升队伍软实力。开展企业实践、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紧缺领域技术等培训近20场,共计培训2604人天。参加全市技工院校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评选,获评优秀教师6名,优秀班主任2名,优秀教育工作者4名。 四、狠抓管理,大力提升教学质量 一是开启“延期不延教、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活动,组织优秀青年教师学习网络授课技巧,号召学生积极上好网课。全校90余名教师参与教学,合计授课1397节,学生学习参与率100%。二是着力提升教学质量。以评促教,参加市职协优秀教研作品成果评选,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5个。以研促教,组织青年教师说课比赛,开展优秀教师公开示范课5场;以赛促教,参加第二届全国教师职业能力大赛,获得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美发专业学生参加2020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分别斩获冠军、亚军、冠军。以考促教,48名五年一贯制学生全部通过重庆市高职分类招生考试,被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录取。三是抓好招生就业,促进进出口良性循环,实现招生2403人,超额完成招生工作任务603人。发布100余家用人单位,1600余个岗位,应届毕业人数907人,推荐就业893人,就业率为98.5%,对口就业率78%。 五、以群建院,全面优化专业结构 对接重庆“6+1”支柱产业、“2+10”新兴产业群、“3+8”战略行动计划,一是优化专业布局。首批开设3个初中起点的五年制技师专业,新开3D打印技术应用、无人机操控技术、航空服务、计算机游戏制作(电子竞技方向)等4个新专业,并着手规划酒店管理专业,推动二产类专业和三产业类专业协同发展。二是加快专业群建设。强化专业群对接产业群,继续推进汽车后市场服务、人物形象艺术造型、智能制造、智慧舒适家居等4个精品特色专业群建设。三是大力打造标杆专业。组织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申报重庆市中等职业教育双基地项目,组织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申报重庆市中职骨干专业建设项目,组织工业机器人、养老(护理)专业申报重庆市技工院校实训基地项目。 六、校企合作,探索培养双能人才 结合建设“智慧名城”和“智慧重镇”的人才需求,接洽企业52家,签订校企合作协议18家,致力于打通智能机制与技能体系,着力培育“智能+技能”双能人才。一是校企共建智能舒适家居项目,实现地暖、家电行业的跨界合作和人才培养的多层级合作;二是与香港、新加坡等国外或境外机构合作,打造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实现高端技术领域的跨境合作;三是引企入校,建立“五一乾之城汽车定制改装(培训创业扶贫)基地”、三菱电梯西南培训中心,实现校企多维度合作。四是校企共建特色专业,航空服务、电子竞技2个专业顺利开班,实现了教学和岗位的无缝衔接。 七、社会培训,增强社会服务成效 以促进就业为核心,做大做强职业培训和技能评价,逐步构建终身职业培训体系。一是大力开展“线上+线下”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实现社会培训方式和质量提档升级,年内共面向150余家企业、10个职能部门开展培训鉴定18640人次,全年实现营收约2277万元。二是发展培训新模式,实现线上“云培训”。充分利用培训PC端、AI在线报名系统、Q学友线上培训平台,上传培训资源814个,线上授课16.5万学时。三是加快构建新职业新工种培训,成功入选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电子竞技运营师等5个新职业定点培训机构。四是积极响应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改革,通过技工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构备案,实现电子商务师、美发师等8个职业(工种)技能等级认定工作。五是主动融入智能培训新业态,建成安全生产智能考试平台。 八 、文化育人,打造匠心文化环境 弘扬五一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师生争创一流,追求卓越。一是对照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标准,推进学校图书馆建设,扩增图书馆面积,规整3个阅览区、新添党建读物专区。通过购买、捐赠,图书馆藏量达8.6万册。二是成立社团联合会,开展“阅读之星”诵读大赛、迎新年晚会等大型特色活动10余场,丰富师生课余文化生活。组织第十二届技能活动周系列活动,营造“德技双修,知行合一”的文化氛围。三是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男、女棒垒球队参加“2020年农旅杯重庆市第五届棒垒球公开赛”均获一等奖。实施“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活动,推荐出4篇优秀征文作品、10篇优秀书法绘画作品、1套动漫作品、1首原创抗疫歌曲。参加市局机关团委开展的“向上向善好青年”评选,4名青年教职工和4名青年学生获“好青年”荣誉称号; 九、项目建设,续推重点领域发展 升创高职工作,7月召开升高职动员大会,全面启动升高工作,10月底通过市高校设置评委会专家组考察、12月底通过市高评委会评议。重庆市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项目,取得标志性成果145项,通过市教委中期评估。老校区家属区棚改项目纳入渝中区医学教育科研基地建设房屋征收项目,完成281过渡安置变更协议签订,完成家属区房屋产权回购前置手续。新校区迁建项目,大力推进消防验收,开展整改,部分楼栋通过竣工验收,取得10栋建筑共计98000平方米不动产权证书。预备制技工教育项目,积极响应市信产办下达的应急送工任务,完成22个批次、3800人顶岗实习送工任务,项目创收约2182万元。世赛集训项目,申报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汽车技术、美发、管道与制暖、电气装置、酒店接待等5个世赛项目的国家集训基地。续建美发、汽车技术、管道与制暖、电气装置等4个项目市级集训基地,申报机器人系统集成、增材制造、建筑信息建模、可再生能源等4个新增项目的市级集训基地。组织汽车技术、美发、管道与制暖、电气装置、可再生能源、汽车维修(精选赛)等6个项目选手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获2金1银3优胜。4人入选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技术翻译。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5000004503826599)有效期至2024年6月10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受奖励情况:组织汽车技术、美发、管道与制暖、电气装置、可再生能源、汽车维修(精选赛)等6个项目选手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获2金1银3优胜;组织教师参加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技术翻译,4人入选;参加市职协优秀教研作品成果评选,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5个;参加第二届全国教师职业能力大赛,获得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美发专业学生参加2020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分别斩获冠军、亚军、冠军。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
填表人: 万景霞 联系电话:13637973214 报送日期:2021年03月18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