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645789G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0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培养高等专科学历财经人才,促进经济发展。 财经商贸类高等专科学历教育 相关继续教育、专业培训 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重庆市永川区昌州大道西段2号 | |||
法定代表人 |
曹毅 | |||
开办资金 |
3932(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商务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7105.19 |
62939.12 | |||
网上名称 |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 |
从业人数 |
437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全年在办学过程中,严格遵守《条例》和实施细则,执行情况良好。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学校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和对重庆的重要指示要求,按照“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重要指示要求,学校领导班子精确研判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大势,统筹把握改革发展大局,对照初心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聚焦内涵建设和外延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教育事业发展掀开崭新篇章。 一、贯彻落实党建要求,党建工作扎实有力 (一)政治思想建设持续加强。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和“以案四说”警示教育等方式,确保党员干部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站稳立场、把好方向。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实现宣讲人员全覆盖、内容全方位。 (二)宣传思想工作成效显著。一是学懂弄通,强化理论武装功夫深入。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组织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校领导带头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方位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二是真抓实干,推进校园精神文明生根,加强“三财”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持续开展“我的中国梦”“不忘初心跟党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财经十大风云学子”等系列主题活动,组织开展了全国职业院校“传承的力量”等系列活动,于婷婷被中宣部评为西部高校唯一一位“中国最美大学生”,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切实加强。三是宽严有度,筑牢意识形态风险防范。压实责任,抓实网络思想阵地和学生社团管控,抵御宗教邪教渗透,全年未出现意识形态领域负面问题。 (三)基层组织建设坚定有力。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落实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着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对标争先”和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能力提升工程,获重庆市高校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2个,评选“我最喜爱的党支部书记”2名,获评市教委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1人,党建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四)干部队伍选任管理规范。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在选拔过程中,严格标准程序,全程监督,过程公开公正,严格实行干部试用期考核,明确了考核等次和数量。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组织干部参加市普法办2020年法治理论知识学习考试,成绩全部合格。 (五)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一是细化了目标任务,制定了工作任务清单与考核方案,召开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大会,逐级签订责任书,层层压实工作责任。二是着力把监督严起来,坚持把政治监督摆在首位,做实做细日常监督,通过廉政风险排查、廉政约谈、专项监督检查等形式,加大对干部职工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业以及道德操守的监督执纪力度,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三是坚持纠治“四风”,持续深入巩固作风建设成效,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二、聚焦改革教育教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一)“优”的势头持续增长。5门课程成功认定为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3门课程成功认定为线下一流课程;获得1个市级在线课程建设管理先进典型,1个在线教学支撑服务先进典型,2个在线教学创新应用先进典型。《基础会计实务》获得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实现了学校课程建设国家级成果零突破。《管理会计》等4门课程获得重庆市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财务管理》等4个专业顺利通过市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验收。重庆市第三届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得重庆市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一个团队参加全国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得二等奖,实现了奖级的新突破。重庆市第六届微课教学大赛,获市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重庆轻纺工会青年教师教学劳动与技能竞赛,学校获得团队一等奖和集体一等奖。参加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劳动技能竞赛,获得市级三等奖2项,优秀奖2项。技能大赛再结硕果,组织参加“巴渝工匠杯”重庆市第十一届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竞赛中的21个赛项,获得重庆市一等奖14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12项。学校教务处被评选为重庆市“新时代普通高校优秀教务处”。 (二)“改”的效果越趋明显。深化“三教”改革,牢牢把“专业、课程、教师”三个人才培养基本要素,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改革,顺利完成教育部现代学徒试点项目省级现场验收、校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中期检查、1+X证书试点项目建设。申报第三批试点证书14个,参与第三批试点项目专业13个。 (三)“进”的力度逐步加速。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功申报首批国家级示范性职教集团培育立项单位。成立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财经职业教育联盟,同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内江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并且联合举办了2020年川渝地区高职院校财税技能大赛。与重庆数元星辰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博文财务管理有限公司、天津远通物流有限公司、重庆海兢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西永支行、中国建设银行重庆永川支行等近10家企业开展了以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为主要合作形式的深度校企合作。 三、人才队伍引育并举,内生动力显著增强 (一)人事改革精准发力。一是全力实施年度绩效考核改革。坚持“党建引领、目标导向、量化评比、优绩优效”的原则,全面修订年度绩效考核方案,出台《2020年年度绩效考核方案》。二是实施“五制融通”人才机制创新工程,出台《重庆财经职业学院公开招聘管理办法(试行)》、《重庆财经职业学院双师型教师认定与培养管理办法》、《转岗管理办法》。三是全面推进人事管理内部控制建设。全面梳理人事人才管理工作的程序、流程、表单和数据,保证绩效工资发放、绩效考核、人事招聘、职称评审、岗位管理等工作逐步建成符合学校自身发展的人事人才管理信息系统。 (二)人才队伍提质培优。一是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柔性引进博士1名,教授1名,柔性引进企业专业带头人6名,培养遴选校内专业带头人8名。二是平台建设取得新成效。现有“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8个。积极建设“教师能力发展中心”。三是优秀人才凸显新高度。1人荣获“重庆市巴渝学者讲座教授”称号,2人荣获“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1人荣获“重庆市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名青年教师获得重庆市会计青年(后备)英才称号,3人入选重庆市职业技能竞赛领域专家库。教师荣获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全国二等奖1项、市级一等奖1项、市级二等奖2项;荣获重庆市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荣获重庆市思政课教学能力大赛特等奖1项和重庆市第八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二等奖1项。 四、立德树人任务凸显,学团工作局面新高 (一)学生教育管理再上台阶。加大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培养力度,采取“培训培育相结合,线上线下全覆盖”模式,广泛组织各级各类能力提升项目,1人在重庆市第八届素质能力大赛中以第三名的优异成绩斩获二等奖。“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成效显现,创建市级文明公寓2栋、市级特色寝室、文明寝室20间。“四位一体”心理工作格局稳固发展,率先在全市高职院校中开通学生心理咨询热线,通过心理发展与指导中心平台,全过程、全学生、全方位压实学生安全管理和心理危机干预,实现全年零心理危机安全责任事故。 (二)共青团工作持续性突出。坚持以新时期党建带团建,坚持守方向、守根源、守初心、守立场、守基石,绚丽绽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制度建设五朵金花,学校青年学生获得中国好人、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等7项国家级荣誉;获评第六届全国互联网+大赛全国总决赛银奖、重庆市金奖、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重庆赛区金奖、渝创渝新重庆赛区金奖等双创类奖项45项。 五、切实发挥品牌优势,招生就业增量提质 (一)重方案,精计划,超额完成招生目标。2020年招生人数突破5000大关,在校学生突破12000人,再创历史新高;加大“三·二分段制”“五年制”联合办学的力度。加强“专本贯通”合作,“中高职+专本贯通培养”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2020年合作学校达15所,合作专业10个,突破千人大关,创历史新高。 (二)多举措,准帮扶,助力学生优质就业。全面扩展就业市场、搭建就业平台,加强学生就业指导。采取现场“线上+线下”双选会相结合、“大型综合与小型”专场双选会相结合等多种形式,为毕业生举行大型双选会2场、专场招聘会及宣讲会30余次、网络双选会200余次。 六、科研创新持续向好,社会服务精准发力 (一)科研创新稳步推进。2020年,我校首次获批立项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1项,实现历史性突破。立项省部级课题30项,立项地厅级课题12项,立项横向项目26项。教职工公开发表论文264篇,其中北大核心期刊及以上级别的论文26篇。获得市级领导签阅批示的决策咨询建议3篇。撰写学术著作11本,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91项,获各类学术组织的科研成果奖励21项。经市教委批准立项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研究中心。 (二)继续教育蹄疾步稳。获批GYB、SYB、评茶员、服装制版师等工种项目培训25个,入围市人社局大数据工程技术、电子竞技运营师、无人机驾驶员、无人机装调检修工等新型职业从业人员培训资格4个,获批研学旅行指导师重庆办事处及考评点,获批并开展1+X电子商务数据分析、1+X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等国家级培训项目2项,开办ACCA全球数字化金融证书、中国人民银行永川中心支行员工综合能力等职业能力提升培训项目2项。面向在校生及社会人员开展公共基础类、建筑类、会计类、金融类、职业资格类培训项目13个,校内外培训总量达到10000人。获批成为全国书画等级、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考点。社会考试全年参考9232人。 (三)社会服务可圈可点。学校积极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服务,共承接横向项目26项。面向社会、行业、企业,积极承担技能测试、技术培训服务,学校有四个专业入围重庆市新职业从业人员职业培训机构,与永川区金融办等部门深度合作,挂牌成立永川区金融人才培训基地。学校面向全市中高职院校教师开办了ACCA全球数字金融培训班、电子商务数据分析培训班、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培训班;面向校内外学生开办GYB、SYB、教师资格证、建筑九大员、初级会计师、计算机等级、英语等考试培训,累计参培超5000人次;面向区内院校承接计算机等级考试、英语四六级及AB级考试、普通话测试、书画等级考试等国家社会考试,累计服务超10000人。 七、开放体系雏形初见,对外合作竞相绽放 (一)“朋友圈”精彩纷呈。接待法国克莱蒙费朗高等商学院、法国高等管理与传媒学院、西班牙阿利坎特大学、韩国全州大学、泰国格乐大学等校方代表来校交流并达成战略合作关系,与重庆市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职业教育交流中心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其国际化基地学校评估。承办重庆高职教育国际合作联盟2020年第三次例会。学校当选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联盟常务理事单位、中非(南)职业教育合作联盟中方理事单位,与韩国牧园大学、韩国庆一大学积极探索开展中外合作办学。获泰国教育部职业教育委员会颁发的“2020中泰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贡献奖”。 (二)“互动率”频繁紧密。派出28名骨干教师分别参加中德、中澳“国际职业教育培训师”,ACCA国际化数字金融证书培训,IST国际职业教师资格证项目,提升教师队伍国际认可度。依托永川区金融人才培训基地,与上海鹰适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国内率先引进ACCA全球数字金融证书培训项目,将英国ACCA与ACPD联合开发的先进课程,同永川秀芽茶艺文化相融合,通体打造“文化+技能”的国际金融培训课程,打造西部职业教育国际技能培训“新范本”,首期来自全市多所高职院校的50名骨干教师参加培训,人员往来频度越来越高,师生国际化素养越来越强。 八、综合管理纵深推进,校园气象和谐稳定 (一)财务资产优化升级。继续推进内部控制建设,财务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建设完成财政票据电子化系统,实现财务信息化。推进预算管理改革,持续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推进“业财融合”,提升服务水平,预算执行力显著提升。进一步规范资产管理,合理调配闲置资产,最大限度提高资产利用率,积极处理历史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
填表人: 李按 联系电话:15736287935 报送日期:2021年03月22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