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公示 > 2020年

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2020年度)

发布时间:2022-04-13 15:50
发布时间:2022-04-13 15:50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385702R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0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

宗旨和

业务范围

承担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的组织协调 承担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核与辐射安全执法事项和重大违法案件的依法调查处理   承担对区县(自治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的稽查、监督和指导 承担生态环境有关信访、投诉举报受理日常工作 承担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有关的应急工作 完成市委、市政府和市生态环境局交办的其他任务等

重庆市渝北区冉家坝旗山路252号

法定代表人

刘芹

开办资金

110(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666.23

2644.03

网上名称

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

从业人数

74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严格按照《条例》和有关规定执行。

2020年,全年组织查处突出违法行为1400余起,办理重大案件118件,生态环境部先后以简报和文件方式转发我市打击危险废物违法犯罪行为经验做法。推进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试点取得突出成效,生态环境部认为在全国4个试点城市中重庆走在最前,经验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开展服务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监管执法专项行动10余个,为全市环境质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作出积极贡献。落实一系列服务企业复工复产措施,惠及企业18000余家,服务“六稳”“六保”做出实在实效。2020年以来,先后获2019年度全国生态环境系统信访工作表现突出集体、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连续4年优秀集体、重庆三八红旗集体、市级“文明单位”、市局系统党建目标考核“优秀”等荣誉;涌现出第三届“重庆市人民满意公务员”曾庆、“重庆市网上劳动和技能竞赛十大金牌职工”邓礼宾、“最美基层环保人”周子牧等一批先进个人,获局党组记三等功2人、嘉奖11人、表彰32人。中央、市级主流媒体和生态环境双微宣传360篇次,生态环境执法铁军建设收获重要成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党的建设实现全面从严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协同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从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党的建设持续进步。一是坚持党委总揽。出台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意识形态责任制、中心组学习制度、党委工作规则、“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等管长远的文件10余个,并细化落实年度要点方案等。召开党委会38次、党建领导小组会4次、意识形态工作会4次、廉政工作会4次、统战群团工作会2次、青年干部和聘用职工会4次,实现工作部署、过程督办、成效考核全过程管理。二是注重班子带头。突出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政治意识、巩固意识形态,党委书记主持集体传达学习50余次,组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研讨学习12次,班子成员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形成调研报告6篇,党委书记与班子成员、班子成员与分管处室支队负责人谈心谈话全覆盖,班子成员过双重组织生活、讲党课、参加支部活动等100余次。三是夯实支部根基。以“三基”建设为引领提升4个支部战斗力。4个支部增设纪检委员、青年委员和群团委员,进一步增强支部力量。各支部“三会一课”组织生活94次,突出以支部为单元,4个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为板块,推动总队在“学习强国”的学习排名长期列局下属单位第一。完成工会、团支部、妇委会换届选举。开展社区支部共建、助力巫溪脱贫攻坚、抗击疫情演讲书画征文比赛、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主题活动54次。四是强化正风肃纪。开展“以案四说”“以案四改”等专项治理。逐级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梳理更新廉政风险点38项并落实风险防控措施52条。全面建立在岗干部廉政档案,突出重要节点、重要岗位人员,加强纪律规矩教育和廉政提醒。配合市委巡视工作得到巡视组充分肯定,23条细化措施已整改完成并长期坚持,6条细化措施按照序时要求取得阶段成效。   二、服务大局工作展现全新作为 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在助推全国、全市生态环保重要工作中,干出了力度,做出了实效。一是推进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试点取得成功。召开推进会现场会8次,指导推进渝北区全面完成入河排污口整治,两江新区完成50%入河排污口整治,并形成一套成熟有效的试点经验;统筹压茬推进“三江”沿线其他23个区县开展排查整治,锁定疑似排污口4240个,并已完成60%排污口监测,建成全市长江入河排污口“一张图”管理系统。二是开展整治污水偷排直排乱排专项行动成效明显。召开6次视频调度会,对41个区县行政单元暗查暗访全覆盖,拍摄暗访片6期并交办重点问题160余个,组织7个市级部门对20个重点区县开展联合督导。截至12月15日,督促各区县排查点位12万余个,比2019年提高40%;新发现问题1434个,比2019年减少61.8%;已完成整改1430个,整改率99.7%。三是推进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扎实有力。整治“万人千吨”饮用水源环境问题190个。参加蓝天督导帮扶14轮,发现并推进整治涉气问题3270个,指导帮扶涉气重点企业380余家次。会同公安、检察机关严厉打击危险废物违法犯罪行为,立案查处59件,办理重点案件28起,打掉犯罪团伙13个,抓获犯罪嫌疑人66人。协同开展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辐射监督管理、煤矿行业落实生态环保要求专项督导等专项行动,组织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消耗臭氧层物质专项检查、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等各类专项行动10余个。四是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积极有为。出台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执法监管工作、进一步帮扶企业复工复产等措施,出动21个帮扶小组覆盖帮扶重点企业8000余家,推行限期、承诺制整改惠及企业5500余家,实行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管理为企业减负4200余家,送技术、送方案、送政策帮助企业解决困难395个,执法“温度”推动提升企业复工复产速度。五是参与成渝地区生态共建环境共保开了好头。川渝省级层面签订《联合执法机制》《跨省流域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开展跨界区域联合执法100余人次,组织跨界突发水污染环境事件应急联合演练,实战联合处置3起突发事件,毗邻28个区(县)联合执法、联合排查环境隐患工作实效化开展。六是助推脱贫攻坚务实扎实。深入做好对万州、忠县、巫溪等地对口扶贫工作,捐资10万元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组织消费扶贫21万元,开展调研慰问100余人次,派驻2名人员长期在一线扶贫,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作出应有努力。七是落实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进展顺利。牵头推进“散乱污”企业整治,指导沙坪坝和南岸区整治“散乱污”企业600余家,统筹各区县排查明确“散乱污”企业整治任务3500余家,并落实“一企一策”整治措施。   三、推进综合执法赢得良好开局 立足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刚刚起步的实际,着力强化执法能力建设,优化执法方式,转化执法效能,取得积极成效。一是制度日趋完善。编制《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清单(2020年版)》,明确170项综合执法事项,指导40个区县完成执法事项清单编制。制定实施综合行政执法责任、规范自由裁量权、案件审查、现场执法检查、执法容错纠错、执法效能管理等执法“内控”制度机制近20余个,完善建立物资采购、合同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等日常管理制度10余个,初步实现执法全过程、工作全领域、人员全覆盖制度化管控格局。二是方式更加智能。关联运用入河排污口查询系统、水环境大数据系统、大气环境大数据系统、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大幅提高实时预警、远程监管、非现场执法能力和实效。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双随机抽查重点和特殊监管对象2400余家次。运用移动执法系统开展检查执法1.4万人次,全员、全业务、全流程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三是能力得到提升。坚持全员全年全过程大练兵,建立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当标兵、带头调研下一线、带头服务进企业、带头执法强监管,带动全市执法人员一线练兵3万余人次。突出提升执法人员业务能力,组织“环境执法大讲堂”12期,开展理论知识线上培训和执法业务网络对战比武5万余人次,通过评比驱动、先进带动、考核促动实现高密度能力训练。14批次参加国家强化监督行动均受到好评,选派100余人参加市级交叉执法实战比武,实现高强度实战锻炼。四是合力得到集聚。与市直机关工委、精神文明办、工青妇等联合组织执法大练兵工作,联合表彰先进集体及个人。与规划自然资源、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建立生态环保领域违法线索移交机制。与交通、城管、应急、海事等部门的联合执法应急机制更加顺畅。与公、检、法机关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上更加有效,移送行政拘留和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50余件。 四、加强应急管理做到稳妥有效 坚持以解决群众投诉之急、企业安全风险之急、突发事件之急为重点,全年连续作战处置一系列难事,完成一系列大事。一是解决群众投诉之急抓得更实。完成“12369”热线与“12345”一号通整合,制定有奖举报办法及工作方案。坚持落实《关于进一步做好12369环保举报热线工作的意见》,推动提高投诉办理质量。截至12月15日,受理投诉44514件,同比下降1.2%;受理群众信访1004件,办结959件(总队直接办理重点投诉和信访90件)。抽查回访投诉9157件,回访满意率97.4%,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续提升。二是解决企业安全风险之急抓得更严。坚决打好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领域重大风险攻坚战,重大风险年度化解任务有效落实,会同市应急管理局对南川等区县7个尾矿库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全市备案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6454个、应急预案6841个、一源一事一案2.2万余个。强化环境风险企业隐患排查整治,聚焦“两会两节”、疫情防控、汛期等开展专项行动,排查企业10191家次,督促整改隐患854个;企业自查55265场次,督促整改隐患6809个。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制定实施方案和挂图作战清单,2项已完成,73项按计划推进。三是解决突发事件之急抓得更有效。全年组织完成1场市级综合应急演练、指导完成41场区县级应急演练。严格落实应急值班值守“三项制度”,按照“五个第一时间”“分级响应”要求,妥善处置市内发生的8起一般突发环境事件,联合处置1起省外输入型突发环境事件,遏制了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期间,组织全市执法人员一线应急,协同实现医疗机构及设施环境监管和医疗废物、废水收集转运处置3个100%。 2021年是“十四五”的起步之年,全市生态环境执法应急工作将全面贯彻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按照局党组具体安排,以及生态环境部执法局、应急中心指导意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切实担当新发展使命,始终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定力,围绕助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等,制定落实生态环境执法能力建设和环境应急能力建设两个“十四五”规划,在新起点上敢于担当、善于作为。重点抓好六方面工作:   一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成效。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抓好巡视整改,全面、全员、全程从严,确保全市生态环境执法队伍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坚定“四个自信”。二是完成重大专项工作取得新成效。聚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成渝地区生态共建环境共保、服务高质量发展、落实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等,以全员全年全过程执法大练兵为抓手,推动解决发展最紧要的环境问题。三是推进生态环保综合执法取得新成效。高效组织水、大气、土壤和危险废物等领域有关专项执法行动,强化纵向一体、横向联动、川渝协作执法体系建设,提高非现场执法能力和智慧化执法监管水平,完成生态环境部交办的现代化、专业化移动执法体系试点建设。四是加强环境安全管理取得新成效。继续推进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领域重大风险攻坚战,完善落实风评预案管理制度,加强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健全环境风险联防联控机制,深化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快速响应处置突发事件,切实维护全市环境安全。五是回应群众生态环境诉求取得新成效。做好“12369”与“12345”双号并行及有奖举报工作,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六是深化执法应急铁军建设取得新成效。按照生态环境部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升机构规范化、装备现代化建设、队伍专业化建设、管理制度化建设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自2019年12月24日至2024年12月24日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获2019年度全国生态环境系统信访工作表现突出集体、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连续4年优秀集体、重庆三八红旗集体、市级“文明单位”。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李妍联系电话:13668454777  报送日期:2021年01月06日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