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382026T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0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实施高等教育,培养工业类及相关专业高技能人才,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开展人才培养 开展科学研究 开展社会服务 开展大学文化建设 负责学校内部运行管理工作 | |||
住所 |
重庆市渝北区桃源大道1000号 | |||
法定代表人 |
郭天平 | |||
开办资金 |
8809(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49511.8 |
160605.9 | |||
网上名称 |
www.cqipc.edu.cn |
从业人数 |
854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0年,学校以“双高计划”建设为抓手,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在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科研与社会服务、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在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等联合发布的2020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9位,西南地区第1名,学校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一、强化政治引领,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五进”,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精神。扎实开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所作重要讲话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回头看”。大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全面彻底干净肃清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熙来、王立军流毒。抓好课堂教学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阐释相结合。加强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抓好组织建设提升组织力,推进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全国首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圆满完成创建任务通过验收。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扎实做好统战工作,规范干部选拔任用。获批市级党建“双创”建设1个标杆院系、3个样板支部,重庆市“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学生会首次当选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27届委员会委员团体,是重庆市唯一入选高职院校。 二、深化创新改革,着力建设高水平专业群 专业建设立足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完善专业改造与新增、调整及退出机制,2020年招生专业数53个,较上年度停招1个专业、新增3个专业。专业设置与重庆市支柱产业对接率达92%。形成2个国家“双高计划”专业群为引领,带动8个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发展的“2+8”专业群结构布局。2020年5月,“金平果”2020中国高职院校排行榜汽车车身维修技术专业排名第一,机械设计与制造等3个专业排名第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3个专业排名第三,另有9个专业进入国家前二十名。推进汽车检测与维修、广告设计与制作2个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荣获国家规划教材7部。成功立项国家级职教教师创新团队课题研究项目1项。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对负面清单开展再清理工作。成功申报重庆市第六批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共同建设重庆市电气自动化技术、软件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3个专业双基地建设项目。出台《教材建设管理办法》,成立专门机构。培养出2018-2020年度高校在线课程建设与应用先进典型5人,成功申报重庆市学分银行中心。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奖2项。修订和完善《课堂管理规定》等制度共38个。累计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已建成统一数据、统一交换、统一认证和统一门户等4大平台,引进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大平台。 三、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含金量 克服疫情影响,全面推进“双高计划”建设各项任务,任务完成率达93.66%以上。出台学校《“双高计划”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双高计划”建设项目年度考核办法》。学校“双高计划”建设经验在《中国教育报》上报道。学生荣获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家级奖2项;“振兴杯”国赛奖6项;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奖2项(其中一等奖1项);2020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国家级奖1项(其中一等奖1项);行指委等全国行业技能大赛奖5项(其中一等奖3项);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市赛奖6项。2020年新生报到率93.85%。2020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6.98%。 四、聚焦创新发展,切实提高科研创新与服务能力水平 2020年,学校R&D投入达到了2000余万元,较上年度增加10%。立项省部级项目35项,总经费142.4万元,项目数量较上年度增加2项,在市社科联倒立项、市人社局博士后来渝工作项目上取得零突破。2项成果获省部级技术进步奖三等奖,6项成果获重庆市教育研究成果奖。获批重庆市博士后工作站1个。建成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重庆市高校工程中心、重庆市汽车动力系统测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模具制造、电气自动化、化工污染防治3个市级新技术推广平台;巴渝民间工艺研究院等9个校企共建产品研发平台。2020年,授权专利470件(发明专利75件),发明专利数量位居全国职业院校第4名。利用科技创新平台服务420家微小企业,签约重庆市科技创新券840万元,面向企业开展科研创新活动,参与人数超过10000余人次。横向项目数量及金额位居重庆市高职院校前列,年均到账3000万元。专利保有量连续三年位居重庆市高职院校第一。 五、把牢关键核心,全力打造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 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开展师德师风培训4场次。严格执行职称评定制度,克服“五唯”,实行高级职称“代表作”评审制。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92%。新增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培育教育部产业导师资源库技术技能大师2人、重庆市巴渝学者1人、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培育和引进高层次(骨干)人才52人,较2019年同比增加4.78%。新增重庆市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互派重庆市双千双师交流计划8人,专业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达到100%。严格按照比例配齐思政课教师45人、辅导员79人。成功立项国家级职教教师创新团队课题研究项目1项。 六、发挥职教优势,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牵头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当选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单位和联盟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院主任单位。依托联盟与3家世界500强企业和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签订重大合作项目协议,共建混合所有制性质的产业学院、培训学院及中心6个。牵头成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新经济研究院。与渝北区人民政府共建“重庆仙桃谷软件学院”。牵头组建的职教集团获批为第一批示范性职教集团(培育)单位。社会服务培训创收经费总计达到1209万元。全年捐助及消费扶贫资金投入116万元。深入对接3个扶贫集团(驻村)帮扶。成立“重工城乡社区市民学校”累积培训、鉴定认证农民工近1万人次。学校荣获重庆市教育委员会脱贫攻坚工作“集体嘉奖”,1名同志荣获全国职业院校精准扶贫协作联盟脱贫攻坚先进个人,3名同志荣获重庆市教育委员会脱贫攻坚工作“个人嘉奖”。发放各类奖助学金2606.3910万元。 七、管理精细务实,倾情服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完成《学生违纪处分办法》《学生奖学金评定办法》等9项规章制度、200余条规定修订工作。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全年无重大责任事故发生。全年分层次分类别开展心理普测和教育,参与排查和疏导学生777人。全年安排思想政治教育特色主题班会活动10次,实现学生参与全覆盖。全年组织“三下乡”市级重点团队10支。校团委获评2020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规范学籍学历管理,圆满完成“630专项”工作。 八、广泛搭建平台,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 积极发挥市级众创空间作用,为20余支创新创业团队办理入驻,为其中18支团队提供工商注册、财税代理服务。全年在学校“众创空间”网站发布20余条创新创业活动信息;举行双创讲座、培训、沙龙26场,开展政策培训宣传12场。参加优创优帮、渝创渝新、中国创翼、大学生互联网+等创业大赛16场,共获得奖项160个,其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0个,市级一等奖44个,优秀组织奖5个。 九、持续开放合作,显著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与巴基斯坦信息技术学院签订境外办学协议。为长安国际在菲律宾等10余国员工提供技能培训。成功申报2020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外国留学生市长奖学金丝路项目,成功申报智能制造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1个。持续推进与加拿大北方应用理工学院合作办学项目,合作项目在校生人数达203人。开展与德国GBS技术与经济专科学校的德国手工业协会职业资格证书合作办学项目。选派13名优秀教师出国(境)参加培训。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越南、老挝籍学历留学生31人开展教学,招收南非籍留学生12人。 十、坚守传承创新,积极发挥文化引领示范作用 以“第二课堂”为抓手,通过组织参加50余场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成功申报市级文明公寓1栋和市级文明寝室16个。推进主体雕塑“重工之光”和重庆市文明校园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经验在全国职业院校建设100强案例汇报会上做交流分享。 十一、强化内控管理,着力提升学校治理效能 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依法治校,不断构建系统完备的学校规章制度体系,及时修订、制定45项制度。及时修订《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修订)》等重大事项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召开教职代会1次,新增主动公开信息1223条。深入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深化“放管服”改革,新增学校《审计整改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内部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连续三年以全市第一完成公办高职绩效拨款评价工作。实现“阳光收费”,完善收费项目。学校荣获2020年“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状”,被评为2020年安全稳定先进单位。 十二、实施精准防控,守护师生生命健康 第一时间组建由党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制定疫情防控相关制度13项,组建2支党员突击队24小时精准防控。全校党员自愿捐款共计73267元。确保“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确保学校师生“零疑似”“零感染”。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一、绩效和获奖 在2020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中位居全国第9位,西南地区第1位。获批全国第一批示范性职教集团(培育)单位、重庆市“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和重庆市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个、样板支部3个。荣获2020年“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状”、重庆市教育委员会脱贫攻坚工作“集体嘉奖”和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青年志愿服务行动防境外疫情输入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奖。承办第四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荣获竞赛组织奖和特殊贡献奖。 二、诉讼投诉 1.重庆凡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诉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承包经营合同纠纷案,在渝北区人民法院审理,最后重庆凡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撤诉。 2.李明、刁平峰、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诉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劳务承包合同纠纷案,在渝北区人民法院审理,最后调解结案。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1.杭州亿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向学校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捐赠资金5.6万元,用于支付宝校园应用项目,提升信息化水平建设。 2.重庆转折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向学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捐赠价值39.6万元的华为实训教学设备和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向经济与管理学院捐赠资金20万元,均用于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 |||
填表人: 廖文志 联系电话:15025360845 报送日期:2021年03月31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