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公示 > 2021年

重庆市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中心(重庆市气象科技档案馆)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2021年度)

发布时间:2022-04-20 14:18
发布时间:2022-04-20 14:18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388815F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1  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市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中心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中心(重庆市气象科技档案馆)

宗旨和

业务范围

为气象探测预报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信息与技术保障。 气象信息采集、分析、处理   气象信息网络通讯 气象科技档案保管与利用 气象仪器计量检定和技术装备服务

重庆市渝北区龙溪镇新牌坊一路68号

法定代表人

况星

开办资金

77(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重庆市气象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467.6

19321.8

网上名称

重庆市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中心(重庆市气象科技档案馆)

从业人数

44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认真执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并按时报送年度报告。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全年召开支委会12次,主题党日12次,集中学习14次,党员大会7次,党课4次。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进一步擦亮“党建领航 天枢保障”党建品牌。获评“五星级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1名,“优秀共产党员”5名,积极参与“致敬建党百年,气象人讲气象故事”和“歌颂百年路,奋进新征程”短视频拍摄,取得较好成绩。   (二)加强基础业务保障工作情况 一是强化巡检维护。按时完成所有观测设备的巡检工作,业务可用性、传输及时率、数据可用率均达到中国局的要求。完成涪陵雷达安装测试验收和永川、黔江雷达升级验收和沙坪坝风廓线雷达大修。二是及时解决设备装备故障。每次重要过程来临前均对综合观测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通报。全年共解决各类设备装备故障240余次。先后派技术人员到大足、巴南等20个区县帮助解决会商设备问题。三是加强设备检定和出入库管理,全年送检标准器40余件,检定各类传感器1131支,首次完成60套国家地面天气站实验室检定。向各区县气象局发放自动站设备和常规耗材2585件。四是做好应急气象保障服务。每月开展两次应急车检查维护,完成北碚、涪陵应急演练。加班加点完成了果园港、南山一棵树、融创国际会议中心的建站工作,保障了重要外事活动。五是强化IT基础资源池管理。加强数据中心运行监控,更换UPS电池,完成UPS双线路改造。IT资源池运行稳定,全年无故障运行。六是精心开展数据服务工作。天擎、MDOS、CTS等重要业务系统运行正常。通过重庆气象信息共享服务接口和天擎的统一数据访问接口提供数据支撑,累积访问量5.16亿次,下载量169TB。七是有效推进观测业务质量管理体系业务化。完成内部审核,参与观测处组织的对万州、开州等区县的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审查工作。按时完成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季报编报,新增两名国家级内审员。   (三)积极推进监测精密天枢智能探测系统建设 1.强化气象+大数据基础云平台建设。一是在对基础资源家底和数据家底清理的基础上,按照统一的基础设施资源池和统一的数据环境,高质量规划设计气象+大数据基础云平台。已完成招标。二是完善重庆气象数据网建设,建成观测数据、服务产品等5大专题数据资源库。三是完成“天擎”系统5次升级,成功转入正式业务运行。四是推进建设重庆气象数据标识资源库和本地化标识系统,实现数据共享服务有效监管溯源。五是开展气象综合业务监控及运维保障系统建设,实施“天镜”系统本地化改造。六是积极实施气象信息化工程,完成项目招标。七是基本完成政务信息管理系统综合管理和财务管理相关模块开发,正在进行上线测试。八是结合灾害普查,积极推进全市气象灾害风险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2.加强智能协同观测系统建设。一是在观测处指导下完成全市综合观测家底梳理和站网布局规划方案编写。二是建成3部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正在进行软件系统调试。三是推进气象灾害防御指挥车建设,已完成初步设计,正在进行车辆供货。四是积极推进中国气象局补短板工程,新建升级气象观测站165个,建设5部X波段双偏振雷达,目前项目正在大力实施中。五是积极推进气象灾害监测精密能力(一期)项目建设,增建100个气象观测站和实景观测站,升级104个气象观测站。目前项目已完成招标。六是多次主动对接广阳岛管理部门,调研需求,拟将广岛生态气象监测站同生态环境、林业、水利等部门观测站同步规划建设,已提供建设方案。七是完成77个省级气象观测站4G升级。 (四)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1.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工作 一是坚持每天网络安全威胁通报,全年发布和帮助解决网络安全风险600余个。二是参加了预报司组织的气象部门网络安全攻防演习和GAB组织的护网演习,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获得中国局预报司通报表扬。三是在观测处的组织下,邀请中国局预报司和国家信息中心有关专家,开展了全市气象部门网络安全教育培训。四是开展了2021年全市气象部门网络安全自查和现场检查,积极帮助区县解决网络安全相关等问题40余个。五是积极开展两次全市网络安全渗透演练。对全市各业务系统、个人终端进行逐一扫描,发现各类安全漏洞95个,及时反馈有关单位,并协助处置。六是落实了网络安全管控措施。建党100周年期间加强重要系统的日常监视,加强值班值守,对安全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顺利通过重庆市公安局网安总队网络安全现场检查。七是完成市局5个三级信息系统的等级保护测评工作。 2.加强档案数字化安全和气象数据安全管理   一是根据全国档案数字化安全管理情况通报会要求,进行自查排查,提出整治改进措施。二是严格落实中国局《全国基本气象资料和产品共享目录》。三是通过中国局数据安全现场检查。   (五)强化科研创新工作 按照《2021年研究型业务建设工作方案》,重点完成了国家局实况融合产品风、相对湿度、能见度等要素的评估分析。利用准对称混合滑动训练期方法,开展2019-2020年气温网格实况产品的订正试验,日最高气温偏差在1℃内的准确率由63%提高到87%。推进5个创新团队和1个青年基金项目。以第一作者和第一单位,发表论文 7篇,获得软件著作权5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 二、存在问题 1.监测精密天枢智能探测系统推进较慢。气象+大数据基础云平台刚启动建设,尚不能发挥基础支撑作用。气象灾害防御指挥车、广阳岛生态气象监测站建设滞后。 2.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监视和技术监管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3.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和实况业务的服务能力亟需增强。   三、2022年工作打算 信息中心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对重庆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对标《重庆市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重庆气象业务能力提升实施方案(2021-2025年)》《重庆长江经济带气象保障能力提升实施方案(2021-2025年)》《重庆市城市气象保障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方案》《重庆市气象局高温监测预报预警业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等规划、方案中有关观测和信息网络方面的工作任务,加快推进。   1.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做好党史学习教育总结工作,凝练党史学习教育中的好做法好经验,使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形成长效机制、发挥长效作用。 2.强力推进监测精密天枢智能探测系统。按照统一的基础设施资源池和统一的数据环境,高质量建设气象+大数据基础云平台。继续实施中国气象局信息化工程。完成3部X波段相控阵雷达组网,并开展多源观测数据融合试验。完成气象灾害防御指挥车建设。完成349个自动气象观测站新建或升级。完成5部X波段双偏振雷达。推进广阳岛生态气候监测站建设。按照2022年度气象监测预警补短板工程任务安排,推进35套颗粒物观测仪建设和地基垂直遥感观测系统建设。推进气象灾害精密监测能力(二期)项目建设。 3.认真谋划2022年科技创新和研究型业务相关工作,提高智能观测、数据服务和实况业务应用水平。 4.积极适应全国气象业务布局分工优化调整,进一步加强技术装备质量监督、计量检定和运行监控。做好全市计算、存储、网络、通信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行维护,各类数据收集汇交、存储归档、质控评估、共享服务、安全保障,气象档案业务。 5.推进“质量提升年”工作,切实做好基础业务保障,进一步推进观测业务质量管理体系业务化。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无。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无。






填表人: 唐婕  联系电话:15703009626  报送日期:2022年02月17日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