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公示 > 2021年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2021年度)

发布时间:2022-04-27 10:56
发布时间:2022-04-27 10:56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7339870764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1  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开展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 传承弘扬历史文化 承担文化遗产的调查与研究 文物的勘探、发掘、修复和研究 文物保护的规划和设计 信息咨询和培训宣传等工作

重庆市渝中区枇杷山正街72号

法定代表人

白九江

开办资金

158(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915

18622

网上名称

http://www.cqkaogu.com/

从业人数

54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1年变更的事项有变更单位名称为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变更宗旨和业务范围为开展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 传承弘扬历史文化 承担文化遗产的调查与研究 文物的勘探、发掘、修复和研究 文物保护的规划和设计 信息咨询和培训宣传等工作,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一、重庆考古百年奋发新起点 2021年,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动筹划重庆考古百年系列活动,服务大局重点推进“考古中国”、大遗址考古、石窟寺考古、基本建设考古,累计实施考古发掘151项,完成线性考古调查1290千米,考古发掘34874平方米。重庆考古百年备受关注,积极策划《重庆考古百年展》,展出400余张图片、40余件文物标本,系统展示重庆考古百年历程。高质推进考古中国项目。大遗址考古全面开花,实施钓鱼城、皇华城等4处宋元山城大面积勘探,相关遗址文物本体、空间布局更加清晰。石窟寺考古空前加强,核查、审核主城11区石窟寺专项调查资料,参与编制《重庆市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报告》、《重庆石窟寺考古“十四五”及中长期发展计划》。基本建设考古稳步实施,高效开展丰都工业园等区域文物影响评价65项,完成西安至重庆高铁(重庆段)市政府督查重大建设项目3项,实施基本建设考古142项,完成线性考古调查1290千米、区域考古调查332.66平方千米、发掘面积19348平方米。 二、文物保护新形势彰显新作为 三峡文物保护成绩突出,高质量完成三峡库区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专题调查,协助南京大学开展三峡文物保护评估工作,协助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编制《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利用专项规划》。革命文物保护量质双升,积极参与全市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编制,全力推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文物保护利用项目落地。保护修复成果丰硕,编制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方案6项,实施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12项,修复馆藏文物540件/套,开展涉案文物鉴定评估5起,随案鉴定古墓葬7座(含被盗文物30件)。信息工作提档升级,开发田野考古、建筑遗产保护、文物修复、文物保管、学术科研、资源共享等系统,初步建立重庆考古信息智慧平台。乡村振兴彰显文博特色,切实发挥市委办公厅帮扶集团成员作用,选派代玉彪同志为酉阳县车田乡清明村驻村第一书记。 三、推动文物考古研究阐释迈入新时代 科研属性进一步强化,我院被市科技局纳入科研单位管理、统计,逐步形成科研工作课题化新局面。研究质量展现高水平,“重庆地区出土鎏金青铜器价值认知与保护关键技术研究”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重庆巫山大溪遗址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目前,全院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重庆英才科研项目2项、省市级自然科学基金和社科基金项目3项、其他课题项目4项,全院科研课题项目数量创历史之最。全年出版专著6部,发表各类论文、考古报告等42篇。展示阐释取得新突破,策划推出《重庆古代墓葬复原陈列》等专题展览2个,合作举办《江浦遗珠——皇华城宋元遗址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展》《巴风烈烈——冬笋坝巴人遗址考古成果展》2个,开工重庆虚拟考古展示体验馆、透明修复工作室两个项目。价值传播彰显转化创新,全国首个面向公众的考古书院——枇杷山书院建成开放,市文旅委采纳我院上报信息105条,重庆考古网站发布新闻230条,微信公众号全年发布文章125篇。 四、高品质单位建设展现新气象 考古职能进一步凸显,2021年我院经市委编办批复,更名为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庆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新增编制28名。编制《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调整内设部门,增设大遗址保护和考古中心、石窟考古中心、财务科,调整部分部门名称和职能。院区空间进一步优化,全面完成院区环境整治与环境改造,院区景观、办公环境得到提档升级,全院干部职工的集体荣誉感进一步增强。人才队伍进一步充实,积极搭建“英才专家工作室”、“文物修复传统技能传习所”两个人才培养平台,完成8名中层干部轮岗及调整工作,开展业务专业培训7期,选派业务骨干人员开展线上线下业务学习进修75人次。后勤保障进一步巩固,深入开展了财务审计与整改工作,有效启动行政、业务档案整理,加快推动档案资料数字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1. 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证书。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发掘资质证书。有效期十年,至2023年1月8日。 3. 文物保护工程监理资质证书(乙级),有效期12年,至2031年7月1日。 4. 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资质证书(乙级),有效期12年,至2033年12月14日。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1.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重庆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2. 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重庆地区出土鎏金青铜器价值认知与保护关键技术研究。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无。

填表人: 李艳  联系电话:15823018373  报送日期:2022年03月18日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