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公示 > 2021年

重庆两江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2021年度)

发布时间:2022-04-27 16:31
发布时间:2022-04-27 16:31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107MB0R43339Y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1  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两江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两江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宗旨和

业务范围

承担教育发展研究工作,参与区域教育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编制的具体事务性工作,提供教育信息和决策咨询服务。开展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教师人才队伍培养、教学课程研究工作。

重庆北部新区人和街道吉乐大道216号

法定代表人

彭廷学

开办资金

1575(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

44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1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严格执行

按照党工委、管委会工作部署及教育工委、教育局要求,教育发展研究院切实抓好教育研究、教学质量、课程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在承办智慧教育大会、推动义务教育“双减”、制定“十四五”教育规划、实施教师培训等方面主动作为、积极推进,促进两江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三个深化”,全面推进教育改革重点项目。一是深化两江新区与天府新区教育协同创新机制改革。建立两地教育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组建16个学校发展共同体,区级层面互访议事6次,学校间交流互访40余次。二是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改革。开展教育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跟岗研修,以重庆一中、重庆南开中学为培训基地,组织50名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跟岗研修,教师专业水平全面提高。三是深化课后服务改革。实施课后服务“十个一百”精品课程计划,围绕10个方面各开发100节精品课程,全面落实“五育并举”。 二、坚持“三项管理”,系统推进义务教育“双减”。一是系统管理切实减轻作业负担。将“双减”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双减”举措38条,逐条推进、逐项落实。组织150名学科名师、骨干教师编写优质教案、精准习题,指导各学校实施分层作业、个性化作业、弹性作业,实现教学资源区域共享。二是创新管理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创新“5+2”“1+1”课后服务模式,每周5天、每天提供至少2个小时课后服务,前半段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后半段发展个性特长,教师参与度、学生喜爱度、家长满意度均超过98%。三是配套管理促进优质均衡。坚持以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为目标,提高教育质量。实施教师进名校跟岗提升计划,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养。会同中国教科院、北师大编制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智慧教育规划,协助推进集团化办学、名师名校长办学。 三、坚持“五个立足”,全面推进智慧教育。一是立足高标准,编制智慧教育规划。与北师大合作编制两江新区智慧教育发展规划,系统谋划未来5年智慧教育发展。二是立足高起点,创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成功申报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重庆市5G+智慧教育试点项目,签约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基地,实施并完成智慧教育一期项目,启动7所智慧校园示范校建设。三是立足高规格,承办智慧教育大会。承办智博会重要分论坛“全球智慧教育大会”,邀请教育部领导和国内外知名专家参会研讨。四是立足高质量,深化智慧教育应用。建成全区智慧教育数据中心和云平台,智慧安防、智慧阅读、智能教学、智能阅卷、全息投影、智慧照明等技术在校园试点应用。五是立足高品质,推进优质数字资源共享。建成13万条区域数字资源,并通过智慧教育云平台,共享教育部“一师一优课”、渝教云、智学网等上万条优质资源。 四、坚持“五个提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一是提升学科教学水平。组织学科专家、教研员深入学校,指导学科教学,礼嘉中学、两江巴蜀中学成功获评重庆市校本教研示范校,20余名教师荣获全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二是提升课程改革实效。深入推进课程改革,41项课程获评市级精品课程,8项课程获评部级精品课程。三是提升毕业年级教学质量。组织专家深入毕业年级课堂开展教学视导,召开初高中毕业年级质量提升研讨会,精准施策,定向把脉。四是提升教师培训水平。开展区级骨干教师评选,补充138名骨干教师力量。组织145名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市级培训,开展全区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实现教师培训全覆盖。五是提升教育科研质量。在全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中指导2项成果参展,指导6项教学成果参加市政府教学成果奖评选,成功立项市级课题39个,其中重点课题13个,顺利完成市级课题结题21个。 五、落实“五方责任”,全面推进“五项管理”。加强对中小学生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管理,切实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一是落实部门管理责任。制定“五项管理”实施方案和任务清单,开展专项督导,将“五项管理”督导结果作为对学校办学水平评价和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落实督学督导责任。实施“清单+督学”制度,将“五项管理”20项内容、45条评价要素纳入督学清单,每月开展1次学校自查自纠、1次督学入校全覆盖督导。三是落实学校主体责任。推进手机管理向学校常规管理延伸,严禁手机进课堂。推进睡眠管理向综合治理延伸,调整学校作息时间,增加学生午休时间。推进读物管理向加强德育延伸,建立把关审核制度。推进作业管理向科学育人延伸,指导学校实施分层作业、个性化作业、弹性作业。推进体质管理向校外活动延伸,在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之外,将学生体育锻炼延伸到社团活动、课后延时服务和家庭锻炼等领域。四是落实家庭监护责任。依托家庭教育工作坊、家长学校、家委会,落实家校共育,每学期开设5课时的家庭教育公益课程,让广大家长成为“五项管理”的同盟军。五是落实社会支持责任。发布“五项管理”倡议书,营造社会积极参与的浓厚氛围。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有效期自2021年4月30日至2026年4月30日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饶昌明  联系电话:15123681585  报送日期:2022年03月10日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