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68147303X8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1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南岸地质环境监测站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南岸地质环境监测站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监测保障。 承担地质环境监测网络建设 地质环境的监测、评价和技术管理 定期提供监测公报 编制技术规程、规范 参与地质环境应急调查处置 | |||
住所 |
重庆市南岸区汇成路24号1幢(金隅时代之星A座) | |||
法定代表人 |
雷娅 | |||
开办资金 |
5(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南岸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59.7483 |
333.5912 | |||
网上名称 |
重庆市南岸地质环境监测站 |
从业人数 |
3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严格执行《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1年,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地环站紧紧围绕全局工作总体部署,主动担当作为、狠抓工作落实,高标准、高要求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矿产资源管理与疫情防控工作,现将2021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21年南岸区已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71处,其中滑坡52处、危岩崩塌体10处、不稳定斜坡8处、泥石流1处。地质灾害点分布在迎龙镇(30处)、长生桥镇(12处)、广阳镇(12处)、南山街道(6处)、峡口镇(5处)、涂山镇(3处)、南坪街道(2处)和弹子石街道(1处),71处地灾隐患点已全部纳入“四重网格化”管理。 目前,我区内已发现的71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整体基本稳定,无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已完成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销号工作。 (二)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2021年汛前排查结果,经区政府同意印发了《重庆市南岸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岸区202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南岸地防办〔2021〕4号),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分级管理与属地管理相结合的防治原则,明确了“四重”网格员、各行业部门的工作职责,“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法制保障”的扁平化防治工作新格局进一步完善。 2.强化监测预警,深入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百日行动。一是按照2021年汛前排查方案及地质灾害防治百日行动要求,联合区应急局、各镇街、驻守地质队等多方力量,对全区已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及学校、医院、养老院、切坡建房等人员密集的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区进行全面排查,并提出可操作性强的防治意见建议;二是按照市级要求,对全区已有地质灾害隐患点警示牌进行统一更新维护,确保不出现破损歪倒、字迹模糊等情况,及时在弹广路铜锣峡段危岩区域安装警示牌板,做好预警提醒工作。三是及时通过短信、QQ群等方式,转发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降水预报信息,督促 “四重”网格员加强监测预警,做好巡查排查工作并上报巡查信息。 3.加强综合防治,严防死守重大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根据汛前排查等前期工作成果,针对危险性较高的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别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建议,并函告相关镇街、部门,确保落实地灾防治责任;加强大岩洞危岩治理工程的技术指导,不定期到现场开展安全检查;根据市局综合遥感识别反馈结果,组织开展区行政中心A区8号楼至9号楼后侧斜坡等4处疑似隐患点的踏勘核实工作,并配合相关责任单位实施工程治理等防治措施。加快推进南山壹号东侧斜坡应急排危抢险工作,目前该项目正在开展竣工验收。 4.坚持专群结合,深化地灾防治“四重”网格化管理体系。严格落实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三查”制度;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培训、宣传及演练工作;充分发挥南岸地质环境监测站、街镇片区负责人、专业驻守地质队员、村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人员等四重网格人员优势,做好2021年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5.加强宣传演练,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和能力。一是印发《关于开展2021年度地质灾害单点演练工作的通知》(南岸地防办〔2021〕2号)文件,安排部署地质灾害单点演练工作,目前全区71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已实现单点演练全覆盖,累计演练704人次。二是组织有关部门、镇街及群测群防员召开202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培训会,邀请地灾防治专家现场授课答疑,对群众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三是结合全国防灾减灾日,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重点宣传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应急避险等知识,提高群众的防灾减灾避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6.高效应急处置,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组织驻守地质队对辖区镇街或责任单位地质灾害隐患区域开展现场调查等技术服务工作,及时处置迎龙镇双古村村民屋后边坡垮塌、渝湘铁路施工周边区域局部农房开裂基础下滑等隐患险情,并提出防治建议,落实防治责任。截至11月底,共开展应急处置险情或应急调查21次。 三、存在不足 一是农村建房边坡存在安全隐患。村民在修建农房过程中,多采用半填半挖方式修建农房,受村民经济实力及思想观念影响,开挖区域和回填区域基本未实施安全支护措施,致使房屋从修建开始便处于人为引发地质灾害威胁范围。部分农房结构简单或本身结构已存在安全隐患,抗冲击力极差,若遇边坡垮塌或基脚失稳易引发安全事故 二是道路边坡存在安全隐患。受区内沿山沿江地形限制,我区部分道路修建时采取大填大挖方式建设,道路建设过程中未对道路边坡进行有效支护,边坡隐患严重威胁行人及市政道路安全。各镇政府牵头实施修建的乡村公路,由于受地形和资金限制,该类道路边坡处置措施不到位,缺乏防渗处理等,每逢降雨容易诱发边坡垮塌等问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四、下一步工作 (一)进一步夯实地质灾害“四重”网格化监测 当前汛期已经结束,我局将按照市、区对地质灾害防治的工作要求,加快推进汛后核查相关工作,落实群测群防监测人员、片区负责人、驻守地质队和地环站职能职责,做好汛期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及沿江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巡查、排查及技术支撑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进一步做好应急值守工作 严格落实地质灾害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确保发生突发情况第一时间安排技术专家开展处置工作。按照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要求做好地质灾害灾险情信息报送等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有效期至2024年3月25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熊玉红 联系电话:18983429375 报送日期:2022年03月21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