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778456615Q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1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开展药物种植研究,促进卫生事业发展。 药用动植物资源调查及收集 动植物野变家种、病虫害防治 提高中药材质量、产量和标准化研究 开展生产与开发 | |||
住所 |
重庆市南川区三泉镇三泉居委 | |||
法定代表人 |
朱吉彬 | |||
开办资金 |
5807(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090.32 |
7640.06 | |||
网上名称 |
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 |
从业人数 |
143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推进科研管理改革,释放科研创新活力。一是制定并印发了《关于加强科技合同管理规范的通知》,规定凡是以我所名义对外签订的技术开发合同、技术转让合同、技术咨询合同、技术服务合同和科研合作合同等科技合同(或协议),应签订书面合同,并严格按照我所《合同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试行)》中有关合同管理签批流程的规定执行。二是修订完善了6个内部控制制度和《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财务审批管理办法(试行)》,制定了《改扩建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改扩建项目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和《项目管理手册》。三是优化《科研业绩量化积分管理办法》,根据国家科技管理政策,及时更新适应我所科研管理文件,最大限度减轻科研人员的负担和加大对科研创新工作的激励。 (二)深化科研创新驱动,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1. 积极开展科研项目申报。全年共组织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87项,立项34项,总经费2401.42万元。其中省部级项目12项,获资助经费1504万元(含省部联动康泽公司586.5万元);基科费与绩效激励引导专项12项,获资助经费648.42万元;市、区各部门10项,获资助经费249万元。 2. 强化项目实施督导。开展各类科研项目研究,实施各级各类项目104项,结题69项。按计划实施“酶水解鹿血肽抗运动疲劳活性构效关系研究”,完成鲁渝科技协作项目《黄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精准扶贫应用》等项目结题。首次获得了永生化的林麝香腺上皮细胞,为下一步麝香的生物合成提供了基础,目前正在筹划麝鼠全基因组测序前期工作。《重庆药用植物园药用植物名录及彩色图谱编写》完成基础调查。“类乌齐川贝母种苗繁育和栽培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项目种苗繁育、鳞茎栽培示范初获成功,带动了邻县巴青县拉西镇佐雪圭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开展川贝母种植,产值达2000万元以上;金钱草项目组进行的金钱草种植试验获得成功,目前长势良好,产量高,并到黔江、涪陵、万州、南川等地进行推广。 3. 科研创新成果丰硕。一是申请商标、登记软件著作8项,其中境外商标3项,作品版权登记2项,获得“乌天麻”日本注册商标1项;发布《南川大白及》团体标准,完成地理标志专用标识换标;新申请“一种鹿血多肽及其提取方法、应用”等专利7项,授权“一种鹿血酒及其制作方法”等专利11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二是三高论文发表取得新突破。发表各级各类科研论文60余篇,其中SCI 9篇、CSCD30篇,“三高”论文11篇。三是积极组织申报科技奖励,作为牵头单位申报重庆市科技学技术奖励3项。参与申报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2项。“玄参质量提升与产地加工技术集成与应用”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四是发现植物新种2个,“南川石蝴蝶”已正式发表,“玉树红景天”已投稿并获得专家认证,预计明年正式发表;新品种“渝栀3号”获得重庆林木良种认定。 4. 加强学术交流。一是组织召开药用动物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重庆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方案研讨会。二是赴贵州开展大健康产品合作交流、赴云南参加川贝母发展工作会,参加“川渝道地药材品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川渝道地药材绿色种植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启动与推进会以及2021年药植论坛等会议,提升我所对外形象与知名度。三是加大川渝科技创新交流合作。推进特色生物资源研究与利用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建设,开展林麝等技术合作与行业交流等6项,与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养麝研究所、四川中医药科学院、成都中草药研究所等深入交流合作,共同推进川渝中医药科研创新。 5. 发挥学科平台的支撑作用。一是成功申报并获批市级重点学科“中药鉴定学”。二是我所与西南大学联合申报的“重庆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于10月获批建设。三是对给予现有“特色生物资源研究与利用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等4个科研平台和“众创空间”等4个科技服务平台予每类科研平台10-50万元不等的经费支撑。目前各学科、平台运行良好。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2019年11月14日至2024年11月14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吴中敏 联系电话:13896795266 报送日期:2022年02月10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