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112699261430Y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1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两江新区翠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两江新区翠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管理范围内居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提供社区预防服务 提供社区保健服务 提供社区医疗服务 提供社区康复服务 提供社区健康教育服务 提供社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协助处置管理范围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
住所 |
重庆市渝北区翠云街道云竹路社区3期21幢 | |||
法定代表人 |
唐贞艳 | |||
开办资金 |
815.6(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2.6 |
98.3 | |||
网上名称 |
重庆两江新区翠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从业人数 |
49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启之年,又是新冠疫情防控之年,中心在两江新区社会发展局和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的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坚持以中心发展、全面提高质量为核心,严抓规范化管理和核心制度的落实,统筹兼顾疫情防控和业务发展,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圆满完成各项工作,现将一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数据指标完成情况: (一)业务情况: 数量指标:截止12月底,中心全年业务总收入6492618.15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1.95%,其中医疗收入2973848.05 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6.01%,疫苗收入3261390.1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6.05%,门诊人次25227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73.49%,收治住院病人437人,与去年同期增长70.70 %。 质量指标:药占比29.41%,住院次均费用2858.57元,住院率2.57%,住院自费率1.94%,报销比例74.50%,入院出院比1.15 。 (二)公卫完成情况: 截止2021年12月31日,中心共建立居民档案27619份,建档率92.06%;完成老年人体检3157人次,老年人规范管理率73.69%,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3099人次,覆盖率72.34%;管理高血压患者2582人,规范管理1891人次,任务完成率103.28%,规范管理率73.2%;管理糖尿病患者949人,规范管理糖尿病患者712人,任务完成率105.44%,规范管理率75%;开展健康教育讲座32次,公众咨询活动15次,共发放宣传教育资料28258份;传染病报告79例、及时报告率10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1起、报告率100%,肺结核管理9人,管理率100%,卫生监督协助巡查149次,发现报告事件线索3次;疫苗接种工作开展顺利,其中接种一类疫苗8140针次、二类疫苗11945针次。 (三)财务收支 收入概况:业务收入649.26万元,上级及财政补助收入471.96万元(含运行补助和部分公共卫生经费),其他收入8.8万元,合计收入1130.02万元,预计未到账收入396.83万。 支出概况:共计支出1559.03万元,其中药品支出426.44万元(含疫苗),人员支出848.32万元(含五险一金等福利支出),材料及日常公用支出277.48万元,其他支出6.79万元,未付款项约万。收支亏损32.18万元。 二、重点工作及成效 (一)抗击新冠疫情不放松,确保防控工作精准有效。 一是推进疫苗接种。2021年初启动新冠疫苗接种,为确保接种工作安全、规范、有序开展,中心联合街道设立中心固定点、翠渝路和云锦社区2个临时接种点及流动车上门接种服务,进企业、社区、学校、幼儿园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按照应接尽接、应快尽快的原则,稳步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加快构建人群免疫屏障,截止12月底,中心共接种新冠疫苗97807针次。 二是强化应急培训。组织全院医护人员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诊疗方案、防控要点、防控措施、消毒要求培训,组织开展全员防护服穿脱培训、核酸采样培训,做到全覆盖。全年共计开展新冠相关培训22次。 三是提升应急能力。制定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处置方案,开展大规模核酸集中采样应急演练,配合街道布局辖区4个大规模核酸采样点,协助医院本部对水木阳光小区集中采样1次及辖区居民核酸采样3次。中心4名人员于11月5日被派至隔离酒店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做好隔离人员及工作人员的院感防控及核酸采样工作,全程做到了零感染,圆满完成上级交代的工作任务。 四是完成日常防控工作。加强预检分诊管理,查看“二码”做好稍点作用。做好发热诊室的管理。完成辖区核酸采样工作,全年农贸市场、冷链环境采样476处,农贸、冷链物品采样283个;中心重点区域环境采样142个;住院患者400,陪伴54、院内职工核酸采样共计1711人次,门诊愿检尽检采样50人次。 (二)以内涵管理为重心重点,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1.规范行政管理,严格落实规章制度。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制度、院务公开制度。规范会议制度,规范服务流程,理清人员职责。定期开展中心行政督查和满意度调查。丰富宣传形式,利用健康微视频、抖音、微信、美篇等多个领域的公众号,推动中心的宣传工作,中心全年累计开播健康微视频5期,简讯65篇,制作美篇3篇,抖音宣传6篇。上传社管中心完成中心政务内网建设,截至12月15日,累计收文421件。 2.加强后勤保障,优化中心诊疗环境。改建党员活动室、职工休息室、中心外墙及屋面维护,增设中医VIP病房,扩建中医馆,优化中心用餐环境,更换中心门头,中心预防接种门诊搬迁至云竹路社区用房并投入使用,方便群众接种疫苗;做好设施设备维护、网络通信畅通;做好新冠疫苗接种物资储备及固定资产的管理;加强对物业公司的管理及消防控制室的监管,全年共招聘2名消防控制员,共开展消防培训2次,消防检查12次,不定期巡查数次,确保了全年未发生消防安全事故。各科室持续开展8S管理,美化环境,大大提高患者就医获得感。 3.加强财务管理,合理进行开支。规范中心系统物资管理,严格执行科室二级物资出入库登记。规范日常报销流程,药品、材料等进购程序,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规范大额资金支出管理,规范招标采购合同管理及流程,做好预算管理工作。 4.加强人才引进,促进能力提升。中心全年共招聘临床护士3名,中医助理医师1名,120车驾驶员1名,充实中心的人才队伍。全年派出骨干人员学习培训4人。 5.加强业务学习,提升服务能力。中心每月开展业务学习及知识分享,各科室制定业务学习计划,全年组织业务共培训110次,考核21次,并将考核结果与职工的绩效工资直接挂钩,形成了有培训、有考核、有奖惩、有改进的良性循环。为加快中心医生成长,中心选派医护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4人,并利用专家坐诊开展教学查房,带动中心业务能力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三)以国家医改政策为导向,强化医疗质量管理 1.落实国家两病政策,推进双向转诊。 大力宣传国家两病政策,制定两病办理流程及报销方式,并完成两病门诊患者的申报及门诊报销,实实在在为两病患者得实惠,全年已经办理两病一共997例。 积极推进院级双向转诊,中心与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中心全年上转病人116例,接收下转病人15例。一院派出专家到中心定期坐门诊和查房,通过上下联动,极大方便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同时为重症患者开辟绿色通道,缩短就医时间。每周中心指派业务骨干参与医院查房,促进中心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升。同时,中心与重庆北部宽仁医院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儿科医师1人在福安门诊坐诊,对中心拓宽儿科业务奠定了基础。 2.加大应急培训力度,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为提升中心医务人员的应急能力,今年中心采取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培训。组织开展业务培训、操作技能培训,通过掌医课堂培训、云雀医平台培训、考核等促进中心人员掌握知识和技能,加强新冠病毒防控指南的培训及穿脱防护服、采集核酸的培训,做到中心人员人人掌握全覆盖,从而提升服务能力。 3.加强院感防控,确保医疗安全。坚持把院感防控放在一切工作之首,把好预检分诊的第一道关口,强化预检分诊的哨点作用,严格发热患者的管理,加强住院病区的管理,注重一般门诊的管理,严格落实医疗废物废水的管理,坚持院区环境的消杀,做好环境监测及物品的消毒管理,做好重点科室的院感管理,加强手卫生,提高全中心人员的感控意识,全年开展院感培训8次,考核合格率为100%,中心全年无院感事件发生。 4.加强质控检查,注重质量监督。在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指导下,每月定期开展质控考核,针对检查中发现的薄弱环节,进行PDCA追踪整改,及时反馈,及时分析,限时整改,促进了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严格落实各项护理操作常规,加强不良事件报告管理,持续开展处方点评及医疗文书的书写,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的管理制度,加强医保检查,严控医保指标,保证医疗资金的安全.并积极完成药品带量采购任务,减轻群众负担。2021年无医疗安全事件发生。 5.拓宽业务范围,持续打造中医特色。 不断进行业务拓展,中心今年开展新项目新技术,在院本部的支持下,开展远程放射和远程心电监测,全科开展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和肺功能检查,检验科新增降钙素原、B型钠尿肽、血清肌钙蛋白等项目,推动中心业务的发展。 持续开展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推广中医理疗项目,开展中药熏蒸、红外线治疗、中药敷贴等,由原来的单一性拓展为多样性理疗方式,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同时改造中医馆,增设中医康复科VIP病房、艾灸室、中医治疗室,改善就医环境,提高患者就医体验感。 (四)以促进医防融合为目标,提高群众获得感。 一是以积分制管理推进公卫工作。在家医签约积分制管理的基础上,优化积分制管理办法,增添老年人、慢病等规范管理的加分项目,兑换礼物多样化,提高重点人群的管理率;优化家医团队成员队伍配比,进修和新进的成员通过双向选择进入团队;优化体检服务流程,固定各团队体检时间,有序开展体检服务,提高重点人群的体检率和管理率。 二是丰富宣传形式开展健康促进。通过中心微信公众号、抖音、健康微课堂、QQ群、微信群宣传公共卫生。全年完成“健康梦想课堂”进企业1次,进学校1次,进社区1次,进学校开展传染病的知识讲座2次。 三是运用亮点增强科研管理能力。中心在去年推出家庭医生签约积分制管理的基础上,成功申报市卫生健康委科研项目<运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积分制管理,提高居民满意度>。同时积极进行对外学习交流,与荣昌荣隆镇中心卫生院、沙坪坝区新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骨干交流学习积分制管理与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2019年11月21日—2024年11月20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刘欢 联系电话:13996180633 报送日期:2022年03月31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