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公示 > 2021年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2021年度)

发布时间:2022-05-05 09:49
发布时间:2022-05-05 09:49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1145590426319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1  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旅游行业及相关专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开展人才培养 开展科学研究 开展社会服务 开展大学文化建设 负责学校内部运行管理工作

重庆市黔江区舟白街道学府1路1号

法定代表人

谈建成

开办资金

1150(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1838.71

56306.62

网上名称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

从业人数

398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无变更事项

主要工作成效: 一、持续增强党的全面领导 (一)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把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年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11次。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党委会第一议题,及时学习贯彻落实。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年召开党委会20次,审议院长办公会送审议题50项。出台《党的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实施方案》等党建规范性文件制度14项。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2次,签订目标责任书,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切实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二)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党委会全年研究意识形态工作13次,开展意识形态工作专题培训1次、网评队伍培训1次;强化网络阵地建设,每月对重点场所进行巡查并建立台账;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晋升和绩效发放的重要参考,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确保意识形态阵地无漏管失察现象。 (三)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成立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开展专题读书班6期;组织党员干部到酉阳赵世炎烈士故居、万涛故居等开展培训学习18次,邀请3名校外专家到校开展专题讲座;有序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建立为民办实事任务清单36项,目前已完成29项,其余7项正有序推进,实实在在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 (四)抓实抓牢巡视整改工作。强化政治担当,始终把持续抓好巡视整改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学院党委巡视反馈4个方面11个问题50项具体表现,已经完成整改11个问题45项,其余5项正在推进;意识形态专项检查反馈4大类13个具体问题,细化具体整改措施39项,目前已完成整改15项,已完成整改并长期坚持19项,其余5项有序推进;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反馈11个方面15个具体问题及巡视发现改革2个方面3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巡视整改成效不断强化。 (五)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确定创建标杆院系2个、样板支部3个、“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2个。严格落实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制度,改选支部委员13人;今年新配备二级系(院)党支部副书记5名、专职组织员3名,配备思政课教师6名、专职辅导员8名。授予48名同志“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表彰优秀共产党员、党务工作者22名,优秀基层党组织2个;1人被评选为重庆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党校培训222人次。全年发展党员50名。选派一名党员干部到黔江区石家镇关口村任第一书记,全年完成消费帮扶70万元,积极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坚持以党建带群建,促进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工作提质增效。 (六)强化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严守选人用人标准和程序,完成正处级干部8人、科级干部17人的选拔任用工作;引进工艺大师、企业能工巧匠、高学历高职称人才14人。 (七)驰而不息正风肃纪。紧盯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专项督查7次,大力整治群众身边的作风问题;严肃整治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全年未发现重大“四风”问题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召开2021年“以案四说”警示教育、“以案四改”工作会,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创建“清风旅院”微信公众号推送廉政资讯40余条,开展重要领域、重点环节专项督查7次,强化廉政建设。严格开展纪检监察监督执纪,跟踪监督新选拔任用干部28名,运用第一种形态对13人开展批评教育,全年未发生重大党风廉政责任事故。 二、沉心静气抓好人才培养 (一)文旅人才培养特色彰显。在对文旅人才附加5个“民族文化特质”模块基础上,深度变革“五有”文旅人才培养方案,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通识教育平台课程设置,完善2021版人才培养方案中民族文化特色课程设置并顺利实施,建构文化场域。申报2021年市级教学成果奖《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与文旅人才培养深度融合的探索与实践》1项。学生获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金奖2项、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二等奖1项。 (二)现代大学育人制度体系初现。成立教材选用委员会、教学督导委员会,出台教风建设、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课程思政、教材管理、教学督导、领导干部听课、扩招学生管理等规范性文件14个,人才培养基础性制度体系初步形成。 (三)质量工程增量改革成效凸显。实施教学质量提质培优行动,持续推进项目化治理,着力培育标志性成果。全年立项院级质量工程项目62项;立项市级2021年教改项目7项(1项重点项目、6项一般项目)。推进大数据技术、旅游管理人工智能融合示范专业项目建设,实施人工智能创新与实训中心的高水平人工智能建设项目。完成学前教育新专业合格评估与认证工作。评选院级教学成果奖4项,推荐市级教学成果奖1项;获重庆市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重庆市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奖2项、优秀论文奖4项、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决赛二等奖1项。 (四)“1+X”证书试点工作取得新突破。成功申报“前厅运营管理”“新媒体技术”等10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试点。“西兰卡普手工制作”“黔江鸡杂制作”等自主开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专项)进入标准制定和培训考证阶段。 (五)人才培养质量显示度日益提升。进一步强化专升本工作,专升本上线率、录取率持续上升,2021年分别为70.08%、69.23%。学生获得技能大赛国家级奖励3项、市级奖励25项,获奖数量历年最多;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全国一等奖1项、市级金奖1项。立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1项。 三、主动担当抓强科研创新、社会服务与产教融合 (一)人文社科研究能力不断提升,高水平课题和成果实现重大突破。全年授权知识产权39项,较上年增长了3倍;申报各级各类课题94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核心12篇),获奖10项;市级社科成果奖一等奖、“市级首席技能大师工作室”实现零突破。科研和社会服务绩效考核居全市公办高职院校前列。 (二)实施规划编制,明确发展新目标。统筹推进“1+9+8”规划体系编制,已形成学院发展规划和各分项规划。 (三)改革培训工作思路,构建培训新体系。修订《培训工作管理与考核办法》,规范社会培训工作流程。承接各类社会培训及职业技能鉴定51期,培训及鉴定人数共4499人。 (四)引入社会力量办学,产教融合取得新成效。完善校企合作管理与考核评估办法,提高合作办学质量。新成立专业人才联盟7个,参加联盟企业约130家。共建校企合作办学专业实训室11个,投入实训室建设资金约1200万元。 四、多措并举抓实师资队伍建设 完善修订师资队伍建设制度5项,“用制度引人、用制度管人、用制度育人、用制度激励人”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2021年引进工艺大师、企业能工巧匠、高学历高职称人才14人,新进在编及全职教职工57人,正在招聘42人;评定副教授5人,评审(初定)中级职称7人;认定“双师型”教师52人。组织参加各类培训243人次,基本实现师资培训全覆盖,一支与学院学生规模、专业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教师队伍逐渐壮大。 五、扎实推进办学条件改善工程 学院把2021年确定为办学条件改善年,下定决心用2-3年时间,解决办学条件这一“短板”,竭力把广大师生对美丽校园的梦想变为现实。目前,校园建设总体规划、校园环境改造提升专项规划(含绿化、景观、房屋风貌、校园文化、管网改造等),新建体育馆、学生活动中心、创新创业中心及南大门等工程的规划已完成并获得审批进入实施阶段。升级改造了学生公寓、图书馆,新建学前教育实训基地等9个实训室,学生学习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教学楼、非遗美食工坊、健康服务中心外立面风貌改造及环境整治进入施工阶段。智慧校园(网络设施基础)建设一期项目顺利完成,大数据可视化中心机房、智慧安防监控系统“雪亮工程”投入运行。 六、奋楫笃行做好招生就业 学院紧盯“新生录取率和报到率,初次就业率和年终就业率”,招生就业取得双丰收。2021年,学院普通高职新生入籍2628名,在籍学生首次突破7000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4.46%,年终就业率95.41%,均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困难学生就业率98.64%。 七、全心全意抓牢学生管理 启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构建十大育人体系为基础,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各方面。持续开展疫情常态化管理,定期开展“校园贷”“套路贷”、侵害师生人身及财产安全、扰乱教育教学秩序等重点风险领域安全排查整治,确保了学院安全稳定。开展优秀学生表彰,获2021年度市级三好学生、市级优秀学生干部等49人,市级先进班集体2个。新增勤工助学岗位12个,累计资助12万元;发放奖助学金754.4万元。重旅学子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党史学习教育“三下乡”活动,展现重旅青年积极向上的青春风貌。2021年,学院被评为全市普通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八、持之以恒推进依法治校 持续深化绩效工资考核、目标管理、系院两级管理等内部治理改革项目,推进教学、人事、财务、后勤、学生管理等领域制度“废改立”,新修订制度47项,开展制度分类汇编,形成以章程为核心的规章制度体系。以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引领“三风”建设,启动师生“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强人防、物防、技防整体建设,学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此外,国际合作、信息信访、档案管理、公文运转、资产管理等有序开展。 存在的不足:一方面全面从严治党还需进一步走深走实,党的引领作用还需进一步凸显,“三全育人”工作还需进一步落地落实。另一方面解决学院面临的“四个没跟上”方面离广大师生的要求和期待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办学条件改善效果还不明显,内部治理能力没完全跟上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高水平建设成果不足,内涵建设效果还不够显著。 2022年是学院的人才队伍建设年,全院将继续紧扣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线,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全市职业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强化党建引领,推进学院党建高质量发展。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构建“大党建”“大思政”工作格局。 二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进一步推进依法治校和内部治理改革,不断完善治理体系,促进办学治校能力现代化。 三是抓住国家职教改革和我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契机,持续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彰显办学特色。 四是开源节流,高质量完成办学条件改善工程、校园环境改造提升工程、校园扩建工程,积极推进分校区建设。 五是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进一步完善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强化“筑巢引凤”“固巢留凤”,努力建设旅游英才高地。 六是系统谋划和塑造生态重旅、文化重旅、智慧重旅、匠心重旅、创新重旅的办学新格局,充分发挥文旅融合示范引领作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学院被授予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示范基地、全国民族特色工艺品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重庆工艺美术大师传承创新基地及渝东南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研学旅行基地。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朱岚  联系电话:15023579326  报送日期:2022年04月02日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