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MB1A073695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1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国科大重庆学院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国科大重庆学院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培养高层次人才,开展科研成果转化,促进科技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为高层次人才教育、培养提供服务 为决策咨询、学术交流、科学技术研究、技术转移转化等提供服务 | |||
住所 |
重庆市北碚区方正大道266号 | |||
法定代表人 |
袁家虎 | |||
开办资金 |
1000(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69.6972 |
2036.7611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
25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 认真执行我院的章程,开展培养高层次人才,开展科研成果转化,促进科技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 为高层次人才教育、培养提供服务;为决策咨询、学术交流、科学技术研究、技术转移转化等提供服务。 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 培养高层次人才。承担国家相关部委、中科院、地方相关部门等科研技术项目任务;与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与产品研发。 (一)学生培养 截至2021年12月,国科大重庆学院在册职工25人。其中,教学科研岗18人(均为博士,占72%),管理岗6人(占24%),支撑岗1人(占4%),平均年龄31.8岁,其中6人具有海外学习经历。共有在学研究生683人,包括中国科学院大学学籍研究生共218人(包含外籍留学生11人)、联合培养研究生共368人、客座研究生共97人。 (二)师资建设 依托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通过顶尖科学家引进计划、学科带头人引进计划、学术带头人引进计划、百人计划、青年骨干人才引进计划等专项引才政策,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已聘请国内外6位院士担任国科大重庆学院二级学院院长,把握与指导各学院学科发展方向。目前,国科大重庆学院共有在岗导师139人,其中博导57人、硕导82人。2021年,国科大重庆学院通过导师遴选,共新增全职导师30人,其中博导5人、硕导16人。 (三)学科建设 国科大重庆学院积极加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四个重庆市级重点学科建设,全面落实重庆市级重点学科建设指标和任务。2021年1月,四个重点学科均顺利通过重庆市“十三五”市级重点学科终期验收。2021年8月,国科大重庆学院四个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顺利获批重庆市“十四五”市级重点学科。 同时,国科大重庆学院积极加强人工智能+绿智新材、人工智能+智能光电、人工智能+智慧流域三个重庆市级“人工智能+学科群”建设,聚焦学科交叉、师资交叉,培养前沿复合型人才。 (四)教学体系 1. 课程体系建设 2021年12月,国科大重庆学院顺利完成了第一批开发课程的设计工作,所有任务目标验收通过。同时,国科大重庆学院以中国科学院大学2021年课程教学改革为契机,有效的利用已开发的课程资源,充分的将国科大重庆学院课程融入进修订后的中国科学院大学课程教学体系,实现了重庆-北京两端式教学深度融合,所级教务与集中教务联动的新模式。 为保障第一批专业课课程开发设计顺利开展,国科大重庆学院积极推出各项激励政策,先后发布了《国科大重庆学院课时津贴发放标准》《国科大重庆学院岗位教师管理办法(试行)》等管理办法,并计划将课程开发和课程教学等相关工作纳入年度考核,为课程开发及教学工作提供保障与激励。 2. 课程教学 2021年6月,国科大重庆学院圆满完成了2020-2021学年研究生课程教学任务,并同时制定发布了《2021-2022学年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研究生课程教学计划》。近几年国科大重庆学院课程教学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发展,开课场次与授课学时逐年大幅增长,课程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3.思想政治教育 为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国科大重庆学院成立思政教研室,各二级学院配备专职辅导员,建立“国科大重庆学院-二级学院-班级”三级管理体系,全面提升思政教育能力建设。同时,完善学生个体及团体心理辅导,设置学生活动室、学生会办公室、广播站等学生活动中心和艺体中心,成立合唱社团、体育社团、摄影社团等学生社团,推进学生活动开展,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五)学院校区验收与投用 目前,国科大重庆学院一期项目主体、装饰、安装、消防、节能等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已合格,符合国家验收规范及相关技术标准要求,在设施设备方面具备了交付条件。为满足2022年3月开学后,国科大重庆学院教职工和学生日常教学、科研和学习、生活、体育锻炼等方面的需求,结合现场实际,国科大重庆学院已启动项目工程实物移交以及质量维保工作,其中本科生宿舍、教室等设施已投入使用。 三、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21年,我院承担了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JWKJW173重点专项、工信部协同攻关和体验推广中心项目、院科研仪器研制项目、STS区域重点项目等多个国家和院重大科研任务。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可生化降解有机物库伦法定量原理及BOMQ仪器的研制”,开发了BOD-Q快速检测系列仪器,推出了标准型(LL-IS)和便携式BOD-Q(LL-IP)两款商用仪器,实现了专利成果转化,进入批量生产和市场销售阶段,销售市场涵盖13个省市自治区;院科研仪器设备研制项目“亚细胞衍射极限分辨率双模并行相干层析成像分析仪”,已在实验室进行猪胃黏膜并行层析成像实验,并完成仪器样机研制和系统软件开发;STS区域重点项目“山区家园分散式污水智能化处理关键技术及示范”,采用“一体式硫强化脱氮农村污水生化处理”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同和好评。 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研究生指标少 目前,国科大重庆学院的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指标少(仅66个,其中硕士指标51个、博士指标15个),与重庆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指标也比较少(仅125个,其中硕士指标83个、博士指标42个),离中国科学院与重庆市人民政府签署的共建国科大重庆学院战略合作协议中要求2023年研究生达到2000人的目标相距甚远。 (二)运行经济压力大 按照重庆市政府要求,2021年9月国科大重庆学院新校区全面投入使用,但学院人才引进及新校区教学设施、实验室二次装修、科研设备等方面都面临较大经费缺口。目前,国科大重庆学院科教融合建设仅靠重庆市提供的微量的生均费维持基本运转(与重庆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指标较少,总量生均费少),此外,与重庆市政府签订的合作协议中明确的人才引进配套政策暂时也未落实,重庆学院运行经济压力大。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陆小鹏 联系电话:18223190512 报送日期:2022年03月22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