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358710568D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3 年度)
单位名称 |
重庆两江新区财政投资评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两江新区财政投资评审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国有投资评审提供服务。承担对国有资金投资项目的工程概算、预算和竣工结(决)算进行评审的事务性工作组织开展有关财政专项评审工作提供财政投资评审相关信息服务 | |||
住所 |
重庆北部新区龙睛路2号A1幢1—7—2 | |||
法定代表人 |
韩冰 | |||
开办资金 |
40(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9.75 |
37.94 | |||
网上名称 |
重庆两江新区财政投资评审中心 |
从业人数 |
15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严格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规定。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3年评审中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12字总要求,在财政局党组带领下,紧紧围绕管委会各项决策部署,认真履行党工委赋予的投资管理、服务企业的工作职责。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突出务实担当,全力推进各类项目评审 2023年评审中心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两高两地建设目标、山清水秀美丽重庆建设、产业链现代化和科技协同创新、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贡献评审力量。 一是专注建设项目,推进决算进度与城市建设同行。按财务预决算口径,完成预决算项目123个,送审金额21.15亿元;按竣工结算口径完成270个合同段,送审金额36.48亿元。二是聚焦产业项目,助推新区产业与经济目标同向。完成并通过审议的产业扶持项目290个,精打细算让财政资金发挥更大作用。 (一)秉持系统观念、持续清扫障碍 1.保资金安全、促建账优化。对建设期贷款利息及建设管理费分摊依据不清的情形进行专题调研,用扣减和暂不列支处理打破僵局,推动项目的审核进度加快,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使用的同时,促进项目管理、优化建账体系。如已完成盛唐路路面整治工程决算审核工作。 2.追根溯源为阻滞项目找到“出路”。对集团公司“5000万以上结算审核已过半项目”进行摸底,追根溯源提出后续审核建议,充分利用原审计结果,避免建安投资重复交叉计量计价,有效加快决算审核进度,推动阻滞项目尽快完成财务决算。 3.为产业兑现明确口径。针对上年兑现审核中常见争议问题,梳理《关于产业政策兑现合同争议问题清单及建议》,经2023年第7次招商专题会审议通过,明确了“指标权重”、“关联交易”、“约定人数”等9条兑现口径。 4.助力产业扶持形成“28条”。按照党工委对产业扶持资金兑现工作提出“按照合同、尊重契约、从严把关”的要求,协助财政局对兑现流程和工作中高频出现、争议较大、界定困难的典型问题进行梳理,形成了28条产业扶持资金一揽子建议。 (二)围绕除险清患、实现快速响应 5.全力推进维稳项目决算审核。紧盯潜在维稳风险项目,创新专人专项全过程跟踪评审,L42北段道路及配套工程从资料齐备到出具评审结论用时仅半个月。 6.打表助推涉诉项目快速审核。保障涉讼项目完成快速审核,助力建设单位作为上庭申请复审证据。限时完成横一路(K0+628.609—K1+057.705段)结算审核工作,2月接收资料。4月出具结算咨询报告。 7.有效推动历史遗留项目“清库存”。按照《关于两江新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结)算清理工作概况与处置建议有关情况的汇报》文件要求,按照“成熟一批、解决一批”的工作时序,并综合运用分类处置建议中的“二十条”推进历史遗留项目的竣工财务决(结)算审核工作,已累计完成48个历史遗留项目的竣工结算审核工作,其中31个财务决算审核已全部完成。 (三)勇于攻坚克难、保障绿色发展 8.加快学校类工程决(结)算审核。精打细算完成学校类项目15个,送审金额4.65亿元。其中人和中学校工程是评审中心自开展决(结)算审核工作以来完成的总金额最高的项目,送审金额4.40亿元,通过克服技术难点,实现新建学校类竣工财务决(结)算零的突破。 9.积极助推生态环境类项目评审。科学谋划完成三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运维工程项目预算评审,作为全市第一个该类评审项目,无项目参考经验和资料借鉴,经组织专家会研讨,通过厘清水环境治理工作要求,促进设计方案进一步明确和优化后,最终节约财政投资3240.44万元。 10.实事求是为补绿破题。如某街道2019年城市品质提升春季补绿工程结算审核,通过强化调研,综合运用实际栽植面积和灌木密度、现场收方、重新计算工程量、结合市场行情重新核价等方式出具审核结论。对施工单位因调减金额大拒不同意的情形组织多次讨论协调,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最终出具结算审核结论。 (四)开展延伸服务、形成评审合力 11.反推项目进行质量整改。针对美盛路、华盛路结算审核中发现的问题,评审中心、建设单位相互配合,督促施工单位立即按施工图对28根灯杆进行拆除、更换,全部整改到位,做到量价相符,保障了工程施工质量。 12.多措并举形成评审合力。如龙盛路(两江大道)南北延长段(石河立交工程)结算审核,存在施工范围与轨道4号线重叠、招标文件与施工合同部分条款约定不一致、施工过程存在通过变更获取额外利益等情况,增大了审核难度。评审中心主动作为,积极寻求解决方案,通过定额站咨询、召集专家论证、协同律师研判等多种方式,精准破解结算审核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顺利完成结算审核工作,节约财政资金971.62万元。 13.与代建单位实现双向奔赴。充分发挥专业代建单位在数字化领域的技术优势及知识储备,评审中心联动云计算公司,补齐智慧教育建设项目无评审经验的短板,用数据之力化解新区智慧项目审核难题。对以概算作为招标依据,审核发现部分实施参数与理论参数存在差异的项目,合理节约财政投资477.48万元,为新区后续智慧项目审核积累经验,为数字重庆建设保驾护航。 (五)适时解析问题、强化信息服务 14.进一步统一审核标准。统一了土石方外运距离、工期计算及延期处罚、投标综合单价超招标限价、沥青砼全费用单价内涵变更为橡胶沥青等事项的审核原则。 15.及时为合同“打补丁”。规范工程变更、材料调差计价原则,对于变更、调差影响评审时效、存在诉讼风险的情况,通过组织业主单位开展讨论,科学研判,修订施工合同中材料调差、变更计价相关条款。 16.常态化开展信息服务。于2023年5月和12月组织两期线上评审云课堂培训,紧贴项目评审的实际需要以案释法,着力解决财政投资项目竣工决(结)算办理过程中的突出问题,通过对审核过程中出现的普遍性争议进行深度剖析,兼顾计价原则的专业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为参建各方进一步提升项目管理水平、造价管理水平和依法履职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荣获2022年度重庆两江新区打造高质量发展引领区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叶大容 联系电话:15086858088 报送日期:2024年05月17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