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388620M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3 年度)
单位名称 |
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重庆市心理卫生中心、重庆市第十人民医院)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精神病防治保障。各类精神病诊治、鉴定精神卫生健康教育和宣传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指导本专业规章和操作规范的制定相关疾病研究人员培训和进修开展心理疾病预防、治疗、康复、医学科研及培训 | |||
住所 |
重庆市江北区金紫山102号 | |||
法定代表人 |
田波 | |||
开办资金 |
32466(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差额补贴)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6122.96 |
56306.48 | |||
网上名称 |
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重庆市心理卫生中心、重庆市第十人民医院) |
从业人数 |
906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已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3年,中心全年门诊总人次21万余人次,增长28.1%;收治住院病人约8400人次,增长45.2%;开放床位使用率103.6%,较2022年增长11个百分点。儿少科收入1200余万元,增长147%。业务收入26496万元,增长18.2%。中心融入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2023年全力打造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体系,靶向引进高层次人才,公开招录拟录用博士2人、高级职称2人、硕士研究生25人。1人成功入选2022年中青年医学高端人才项目。新申请参加学历教育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3人。 强化科研教学培育。组织申报各类科研项目共17项、在研12项,发表科技论文40余篇,其中SCI 5篇、统计源11篇、外文期刊2篇。1篇论文被收录到2023年度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2项课题获批遵义医科大学教育教学改革计划项目,实现了教改课题零的突破。完成药物临床试验立项13项,成为渝药创新联盟成员。持续推进市级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获得中国精神影像联盟单位。举办国家级继教项目4项、成功申报6项,举行大型学术会议7场,新增康复专业市级规培基地。完成川北医学院、遵义医科大学学生本科教学任务,3名专家获聘遵义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心员工荣获中国康复医学会首届认知障碍康复病例大赛(西南赛区)三等奖、2023年重庆市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赛康杯”病例解析大赛一等奖。 着力提升医疗质量。一是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印发《医药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方案》《2023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并严格执行。成功申报市级重点专科1项,建成睡眠医学中心、临床营养科,开设成瘾医学、女性精神医学、双心医学专病门诊。新增7个临床路径病种,持续开展病历质量专项提升行动。赴12个区县开展重庆市精神科质控,对全市精神科医师开展培训。二是延伸优质护理服务。加强护理质量督查及安全管理,累计督查200余次,分析整改护理不良事件47例。启动改善护理服务行动,申报院级新技术新项目22项。推进康复及随访服务,随访出院患者约1.7万例次,对出院病人实施康复措施约1.5万例。三是做实院内感染防控。调整感控委员会,新增制度12个,修订制度30个、应急预案2个,制定院感防控标准操作规程流程55个。四是抓好医保政策落地。组织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等督查。印发《配合做好职工医保门诊共济改革工作方案》《职工医保门诊共济改革突发事件处置程序和办法》,推动重庆市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改革政策在中心顺利落地。五是坚持发挥公益效能。圆满完成三年对口帮扶。制定重庆市精神卫生专科联盟章程及工作方案,完善双向转诊制度,举办市级医联体会议2次,成立专科联盟第二届理事会。合作高校17家,开设“教师心理咨询”,对学生“面对面”筛查,接收转诊大学生100余人次。开展企业、社区科普讲座2次。 逐步完善公卫体系。一是加强精神卫生立法。《重庆市精神卫生条例》经过5轮修改和广泛征求意见,已纳入2024年市人大立法计划正式项目。在全国会议展示交流《精神卫生法》实施十周年成果。二是加强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开展指导培训15场,调研15场,“社会·渝悦·精神卫生”应用纳入数字重庆建设“一本帐”,在全市41个区县移动端上线。开展同伴支持项目经验交流会5场,承办全国同伴支持项目中期经验交流会,分享重庆经验。调研全市2022年免费服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工作开展情况,更新免费药品目录。赴昌都市开展诊断评估、精神残疾评定等援藏工作。申报重庆市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市级公共卫生重点专科。三是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聚焦全生命周期心理健康,开展科普45场、覆盖13万人次。开展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1.1万人,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等指标调查5.4万人。制定背囊化卫生应急快速小分队心理作战单元装备配置方案,建立市红十字会心理救援队、警备区心理辅导班两支队伍,干预四次危机事件。全市9项案例获评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优秀案例。成功创建市级健康促进医院。 抓紧抓实中心党建。一是体系化抓党建。选举产生新一届“两委”班子,严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配合委党委第二巡察组完成政治巡察,定期报送巡察反馈意见整改情况。扎实推进主题教育,举办相关会议22次,开展中心组学习12期,精卫讲堂8期,特色专题活动及培训5期。守牢意识形态阵地,重要文稿健康报发稿1篇,中国人口报发稿3篇。建强组织堡垒,创建示范党支部3个、优秀党支部8个,获优秀共产党员3名、优秀党务工作者2名,先进党支部3个,开展支部督查4次。推出建院70周年成果展,制作“精卫鸟”志愿者服务驿站,打造“拾光小院”文化长廊。二是系统化抓廉政。印发《关于进一步发挥中心纪委委员和支部纪检委员作用的实施意见》,引入第三方评议监督。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4次,开展各类监督50余次,梳理自查廉政风险点。开展专题廉政党课、参观廉政教育基地、“以案四说”警示教育会等廉政集中教育5次;全年发送廉洁提醒短信3900人次、寄送廉政家书96份,累计受教育4600人次。开展各类廉政约谈10次,累计约谈520人次,完善廉政档案内容。制定《信访工作制度》,开展领导接访下访专项工作,确保信访渠道畅通。三是多样化抓群团。完成第四届工会换届,举行职工培训3期,成立职工活动中心,2个科室成功创建为重庆市教科文卫体工会先进职工小家。坚持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引领,组织开展青年志愿服务3次,心理一科通过2022-2023市级青年文明号复核认定。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限自2016年1月4日至2031年01月03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获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重庆市司法局授予《重庆市精神卫生条例》立法建议一等奖。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王静 联系电话:18883167128 报送日期:2024年05月27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