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745335454C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3 年度)
单位名称 |
重庆两江新区规划和自然资源事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两江新区规划和自然资源事务中心(重庆两江新区不动产登记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土地房屋管理和不动产登记提供服务。承办辖区内土地利用管理、地质灾害防治等具体工作受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的委托承担辖区内土地(含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房屋登记、林地登记等不动产登记发证的具体工作以及房地产交易管理的事务性工作承担土地(含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房屋登记、林地登记等不动产登记信息化建设工作承担房地产交易和不动产登记等档案的整理、保管、利用工作协助开展房屋权属纠纷信访的处理以及土地权属纠纷和合同纠纷的调处承担相关行政诉讼的事务性工作 | |||
住所 |
重庆渝北区龙睛路2号 | |||
法定代表人 |
郑大东 | |||
开办资金 |
100(万元) | |||
经费来源 |
非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6731.12 |
16988.26 | |||
网上名称 |
重庆两江新区规划和自然资源事务中心(重庆两江新区不动产登记中心) |
从业人数 |
170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2019年8月变更单位名称和单位住所,单位名称由原重庆两江新区国土房屋管理所(重庆两江新区不动产登记中心)更名为重庆两江新区规划和自然资源事务中心(重庆两江新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单位住所由原重庆北部新区龙睛路2号变更为重庆市渝北区龙睛路2号。 2019年9月变更法定代表人,由原法定代表人孙阳变更为张正才。 2022年9月变更法定代表人,由原法定代表人张正才变更为郑大东。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是党建统领凝聚新动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固化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完善党组议事规则、量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全年组织召开党组会22次,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13次,及时传达学习了上级系列重要会议精神。严守政治规矩和纪律,把忠诚看齐体现到各项工作中,落实上级交办重要事项393件,先后四次向罗蔺常委汇报国土空间规划、低效用地盘活、土地管理等工作,争取了党工委、管委会对规划自然资源工作的高位推动。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先后跟进组织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40余篇;组织开展专题读书班3次,完成领导班子主题调研8个,形成调研成果14项,检视查找问题13条,制定整改措施20余项,推动主题教育成果深化、内化、转化取得实效。落实意识形态工作半年分析研究、常态化风险排查,牢牢掌握住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二是全力抓好了自然资源土地利用事务工作。①扎实开展土地履约专项行动,抓实土地供后监管巡查。全覆盖开展外业巡查,巡查率100%。通过提前预警、巡查发现、督促履约、及时录入,开工违约率从2022年底的10%下降至2.3%、竣工违约率从15.3%下降至7.6%,开竣工违约率降幅明显,阶段性实现开竣工违约率目标;消除闲置土地33宗212.1公顷,其中收回4宗40.1公顷、开工29宗135.2公顷,完成全年任务的135.2%,无新增闲置,阶段性扭转了闲置土地不降反增的势头。②出台助企纾困政策,快速合理处置违约闲置项目。针对疫情后拿地企业普遍经营困难、建设进度缓慢的现状,为进一步支持市场主体发展,推动经济恢复提振,研究出台助企纾困政策。一是报请管委会继续实施出让合同弹性开竣工管理政策,合理认定项目开发建设受影响时间;二是制定出台受2022年疫情影响项目认定6个月影响期的政策并报管委会同意后实施。目前已有16宗地按照该政策调整了开竣工时间,延长了建设周期,解决了企业的实际困难。③多措并举提高合同履约意识,从源头上预防新增违约。一是召开新供地企业培训会,组织中交重投、岐微制药等20余家新供地企业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参加培训,就合同履约、开竣工申报、开竣工延期、违约处置等方面政策规定和注意事项向企业进行宣传解读,发放用地手册50余本,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违约、闲置土地产生;二是将违约的项目纳入重点项目清单,安排专人重点巡查、及时收集项目建设问题,点对点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召开协调会,消除建设障碍,加快建设手续办理,促进项目开工建设。实现开工118宗798公顷、竣工125宗1233公顷。④完成已供土地开发利用核查和供后监管系统建设。已供土地开发利用核查专项工作和两江新区供后监管系统建设两个专项工作顺利结题。完成了历史供地数据清理,全面掌握了历史供地台账和图形等数据,完成两江新区供后监管系统建设,土地供后履约监管处置“实时化、自动化、便捷化、规范化、一体化、可视化”。 三是全力抓好了不动产登记工作。持续深化不动产登记改革工作,实现了“二手房交易与水电气联动过户”一件事一次办;推出 “午间不打烊”服务,满足部分群众只能利用休息时间来办理登记的需求。全年办理不动产登记27万余件,办件量居全市第一。 四是坚持服务与管理并重,紧抓资源整合和互通共享,不断开拓创新。1、积极推进数字重庆建设核心业务梳理任务,共梳理核心业务4项(国土空间规划、耕地保护、危岩地灾防治、规划自然资源督察执法)。其中一级业务12项,二级业务39项,发现突出问题4项,谋划改革措施4项。2、完成不动产登记数据质量提升和汇交项目验收工作。已完成不动产成果数据自检及市局质检,已向自然资源部汇交成果数据共计约1130余万条,实现了更新入库,该项目已顺利通过验收。3、完成两江新区“一张蓝图”统筹项目实施技术支撑服务项目终期验收工作并投入使用。4、完成网络安全风险排查与整治工作。提升网络巡查力度,强化网络环境管理,常态开展应急演练,加强网络安全宣传教育。5、持续做好基础数据管理工作。加强不动产登记数据内控制度建设,修订并印发《关于规范不动产登记系统数据修改的通知》(两江规资事务发〔2023〕1号)文件。做好基础数据入库及修改工作,共完善供地数据、征转数据、临时用地数据更新入库“一张图”平台共计249条;不动产登记系统工业项目注册100余条,企业信息注册20条,修改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共计约8000余条。完成本区8家燃气公司、3家电力公司、1家供水公司“二手房交易与水电气联动过户”企业注册与培训工作。6、着力抓好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今年我局共接收涉及北碚和渝北郭家沱片区相关的不动产登记档案及数据共计13472册,新增不动产登记档案和综合档案移交及数字化加工量共计11万余卷。共接待登记资料查询服务共计27470人次,其中窗口接待24694人次,公检法接待2445人次,线上律师查询331次;自助查询为31363人次,配合登记科室开展“午间延时服务”,办理午间查询档案服务共计1334件次。 五是全力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巡查排查、监测预警、综合防治、能力建设、宣传培训”等各项工作,开展危岩(崩塌)隐患专项排查,汛期时刻保持战时状态,落实好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三查”制度,做好全过程、全方位、全领域防范,累计发布预警信息35次共计3900余条、组织地质灾害“四重“网格员开展巡排查3000余人次,成功应对20余轮强降雨及高温天气,持续保持了新区地质灾害零伤亡事故记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2019年9月6日至2024年9月6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姜滟 联系电话:17316797732 报送日期:2024年05月06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