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公示 > 2023年

重庆市气象服务中心(重庆市专业气象台、重庆市气象影视中心)(2023年度)

发布时间:2024-07-09 11:38
发布时间:2024-07-09 11:38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742895552L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3  年度)

重庆市气象服务中心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气象服务中心(重庆市专业气象台、重庆市气象影视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为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气象服务。承担主城五区(渝中区、江北区、南岸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具体气象服务业务工作

重庆市渝北区新牌坊一路68号

法定代表人

何军

开办资金

124(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重庆市气象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627

6189

网上名称

重庆市气象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44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2023年4月18日办理法人变更登记,法定代表人由李家启变更为何军;2023年11月28日办理法人变更登记,住所由重庆市渝北区龙溪镇新牌坊一路68号变更为重庆市渝北区新牌坊一路68号。

2023年,市气象服务中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对重庆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全市气象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动气象服务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气象社会服务现代化,各项工作得以顺利推进,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政治引领,把牢党建方向 (一)稳步推进党建业务融合 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落实“三联促三动”工作机制,推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组织集体学习48次,支部书记、党员讲党课3次,主题教育专题研讨21次。1位同志获评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二)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开展“节前”“日常”等廉政提醒,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活动和“六查六问”教育活动。定期分析干部职工思想动态,正确引导舆论,加强门户网站、新媒体的日常监管,提升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监测预警、应急处置能力。 二、稳步推进公共气象服务,不断提升社会影响力 (一)气象服务保障公众美好生活需求 提供特色景观预报,发布采摘地图,策划地域特色气象宣传产品,创建气象品牌专栏“乡村四时”栏目,全年发布资讯9281条,阅读量达9275万次。 (二)气象服务保障行业安全稳定运行 向电力企业发布电力分区周报、旬报等218期;向市经信委报送能源保供专题材料41期;向重庆海事局发布航道气象阈值告警短信49315条、警报7631条,通航影响等级350期;向市交通局和公安交巡警发布高速公路试点路段气象阈值告警7537条、预警388692条,通行影响等级350期。 三、强化气象服务能力建设,促进气象社会服务现代化 (一)不断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1.服务能源保供。面向重庆市电力公司等9家企业,精准预报出今夏9次强降雨过程,预警时间提前量平均达到48-72小时,度夏期间未发生调峰弃水情况。 2.服务交通保畅。海事部门因恶劣天气实施临时交通管制199次,其中针对“7.25”“8.22”“9.11”三次强对流及大雾天气过程中,预警提前量在12至24小时,助力海事执法部门精准决策、及时实施禁航。开发“重庆市交通气象服务系统”,开展2023年度省级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优化提升工作,新建3个交通站,完成浓雾、道路结冰风险地区绘制。 3.服务美好生活。优化山城夜景、网红打卡指数模型,建立烟雨巴渝指数模型,实现产品格点化;梳理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共享清单,面向社会媒体开展气象服务需求调研,推进气象服务平台建设。 (二)积极开展西部陆海新通道气象保障建设 1.开展“一带一路”气象服务保障。针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铁公水空”四式联运、人流物流信息流气象服务保障需要,提供“一带一路”沿线重要节点城市天气预报、预警服务。 2.强化长江经济带气象服务保障。实现长江、乌江、大宁河75个气象站实时监测及信息推送至船舶终端;参与三峡危岩、綦江中小流域气象保障服务工作,梳理航运气象服务工作清单;参加2023年长江航运气象服务联盟联席会议,报送航运工作总结;完成重庆航运气象微信小程序原型设计。 3.探索开展陆海新通道气象服务保障工作。协助减灾处编制《重庆市西部陆海新通道气象保障行动方案(2023-2027年)》。以果园港为试点开展气象保障服务需求调研,完成果园港物流气象服务小程序原型设计。 (三)推进乡村振兴和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气象保障服务 1.推进优质气候农产品评价工作。三峡阳菊、和顺糯玉、蜀桐·武隆高山茶获评重庆优质气候农产品。22个重庆特色农产品入驻气象科技扶贫馆,“云阳红橙”成功创建气候好产品。 2.做好中国天然氧吧培育创建。组织开州、北碚申报创建,沙坪坝、奉节、万盛黑山旅游度假区复查。开展巫溪、彭水、忠县等2024年创建筹备,编制酉阳菖蒲盖生态旅游资源评估报告并开展申报工作。 (四)积极做好政务宣传 1.强化政务宣传。在气象行业媒体发稿227篇 ,中国气象报头版头条采用6条、二版头条采用7条。在中国气象报推出3个专版,在市局门户网推出5个专题宣传网页。 2.聚焦大事宣传。围绕第五次部市合作联席会议、第二届川渝气候经济发展会等,联合中央和地方媒体共同开展宣传,向媒体提供通稿100余篇,在社会主流媒体发稿500余篇、推出2个专版。 (五)不断完善知天·智慧服务系统 更新城市易涝点、风电场、中国气候品牌获评地等气象服务基础数据,优化公众气象服务、行业气象服务、重大战略气象服务等25个页面UI和交互方式。 四、大力推进研究型业务和人才队伍建设 (一)强化气象服务核心业务科技创新 参加“气候资源经济转化科技交流大会”等学术会议,进行交流5人次,成功申报2024年中国气象局创新专项1项,市局业务攻关项目3项,发表科技论文4篇(1篇SCI、2篇核心期刊)。 (二)加强人才选拔和培养 规范完成4名副科级干部提拔,3名科级、副科级干部转正,派出2名同志顶岗锻炼。 五、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 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全年共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12次,开展内部安全检查10次,消防安全培训2次。全年网络安全运行,无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六、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气象服务中心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持续开展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 一是完善理论学习机制,扎实开展“三会一课”,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二是深入开展“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主题实践活动。三是继续落实“三联促三动”工作机制,加强与基层气象部门、行业部门和企业的沟通联系,切实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二)强化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一是研究内涝水位与降水关系,构建中心城区内涝点降水阈值。二是探索复杂地形下电网设施附近气象要素最优空间插值方法,构建电网安全高影响天气风险等级预报模型;研究不同季节风能资源主要气象影响因子及机制,揭示复杂山地条件下气象因子与风能资源的关系,建立风能资源-发电特性关联预报模型。三是构建重庆地区夏季避暑康养评级体系,建立避暑气候资源经济价值转化模型,定量分析潜在经济价值总量。 (三)提升公众气象服务能力 一是强化公众气象信息传播媒体矩阵建设,进一步加强与社会媒体沟通,推进建立气象+社会媒体联合传播公众气象信息工作机制,开展公众气象信息发布工作。二是加强公众气象服务需求调研,拟定公众气象服务需求调研问卷,联合社会媒体开展公众气象服务需求调研。三是探索气候生态品牌效益转化举措,借鉴先进省市在气候生态品牌效益转化工作中好做法,推动品牌主体开展气候生态品牌效益转化工作。 (四)做好重大战略保障气象服务 一要加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气象保障。研制内涝风险等级监测预报服务产品,探索建立内涝交通气象服务应急处置机制。开展高位轨道、深埋轨道、跨桥轨道等线路的精细化天气预报预警服务。二要加强西部陆海新通道气象保障。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公共信息平台,建立“重庆中心+周边节点→通道沿线→区域”的点线面立体化物流气象服务体系。建立“1个智慧核心(知天·长江(重庆段)水上交通安全气象保障服务系统)+N个智能终端(子系统、APP、小程序)的“1+N”航运气象服务体系,实现大风、能见度等高影响天气预报预警产品由核心到终端的精准发布。 (五)加强气象宣传科普工作 一是进一步推进媒体融合,强化宣传工作统筹,引进融媒体平台,逐步实现一种素材资源,同步加工生成多形态产品,进行多渠道分发推送,适配到多种新媒体终端,二是整合科普力量,整合政务、影视、新媒体和全市气象部门力量,积极打造科普品牌,丰富科普产品和活动,助力提升公众气象科学知识普及率。 七、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按照相关要求对重庆唯胜气象信息有限公司、重庆气象影视中心有限责任公司、重庆舍特气象应用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加强了监管,目前三家公司运行平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陈萌  联系电话:13883720723 报送日期:2024年05月07日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