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74532291XL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2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气象台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气象台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国家建设和社会生活提供气象预报服务。 天气预报 气象灾害风险预警 环境气象预报 决策气象服务 气象保障服务 三峡库区气象预报与服务 天气及相关领域科学研究与应用技术开发 天气业务现代化建设 | |||
住所 |
重庆市渝北区龙溪镇新牌坊一路68号 | |||
法定代表人 |
周国兵 | |||
开办资金 |
145(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上级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气象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871.37 |
4969.78 | |||
网上名称 |
重庆市气象台 |
从业人数 |
48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2年,市气象台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对重庆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坚决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和重庆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对标中国气象局专项业务能力提升方案和“质量提升年”要求,按照市局党组工作部署,聚焦预报精准、服务精细,高质量完成本年度工作任务。 一、2022年度主要工作 1.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 一是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年组织集中学习13次,党小组学习60次、支部委员会学习12次、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学习4次,讲专题党课5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次。 二是注重党建与业务融合。持续开展“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主题实践活动,继续做实做亮“未雨绸缪观天下 不忘初心气象人”党建品牌。组织党员到北碚、黔江、巫山等区县开展“三送下基层”活动,与预报处、人事处等支部联合开展区县预报员座谈会。在抗高温、战旱情、灭火险、抗疫情急难险重任务中,以党员为骨干的森林防灭火气象保障小组,按照一个火场一套方案开展精细到火场的气象保障服务;7人应急值班小组坚守值班岗位12天,确保业务不中断、服务不断档;19名党员积极响应下沉服务一线战疫的号召,参加所在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彰显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荣获“2020-2021年度重庆市优秀青年文明号”“重庆市直机关青年理论学习示范小组”“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气象局五星级党支部”“重庆市气象局先进基层党组织”“2022年全市重大气象服务先进集体”。 三是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扎实开展第21个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活动。印发《重庆市气象台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加大纪检监察员执纪力度,落实落细纪检监察责任,没有发生违反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行为。 2.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制定并印发《重庆市气象台“揭榜挂帅”项目实施办法(试行)》《重庆市气象台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试行)》。全年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8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1篇(其中SCI论文3篇),出版专著1部,获发明专利1项、软著9项,获重庆市气象局科技工作奖3项。“重庆地区复杂地形下西南涡暴雨机制探索及预报能力研究”项目成果获中国气象局“十三五” 气象科技成果良好评价。 1人获评中国气象局新时代气象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3人获评重庆气象局“两江之星”气象英才;1人当选重庆市第六次党代会代表。1人中国气象局2022年度重大气象服务先进个人;1人获“迎峰度夏”气象服务先进个人。1人获评正高级工程师。6人参加西南业务能力提升攻关团队。6名骨干到市委值班室、市应急局、四川省气象台、市局机关和区县交流锻炼。5人正式任职科级干部。1人选聘为首席预报员、1人选聘为副首席预报员。 3. 落实“质量提升年”行动,提升智慧气象业务技术能力 一是强化预报精准。准确预报6次区域暴雨、9次强降水、3次强对流、4次强降温、3次低温雨雪冰冻和4次区域高温天气过程。2022年智能网格晴雨、最高、最低气温预报技巧排名分别为全国第4、第4、第2,其中晴雨,最高气温预报准确率为近5年最好;灾害性天气短临预警发布时间平均提前50分钟,较前3年平均值提前约8分钟。 二是强化复盘总结。以“强党建 兴业务”学术沙龙为载体,全年开展各类复盘总结10余次。在全国2022年北半球高温天气过程复盘总结中做交流发言。 三是强化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应用X波段相控阵雷达资料,开展强对流和林火监测;发展了基于FY-4A卫星多通道图像产品和深度学习方法的西南涡强降雨智能识别技术;完善基于气候背景和大气环流特征的高温预报技术,建立2.5公里分辨率1-10天高温网格滚动预报业务;改进基于分钟级实况+预报的暴雨预警信号客观产品生成技术,实现精细到乡镇的客观暴雨预警信号10min高频更新。 四是持续完善“天资∙智能天气预报系统”功能。按照流程更集约、技术更先进、操作更流畅为原则,升级完善灾害天气智能预警平台功能,平台获评中国气象局“省市县短临预报预警服务一体化平台”观摩交流优秀奖。 4.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紧扣“早、准、快、广、实”要求,积极应对今年极端大风、区域暴雨、极端高温和特强降温等灾害性天气,全年向市委、市政府及市级相关部门提供《重要气象信息专报》34期、《专题气象服务》493期,决策气象服务材料获市领导批示42人次。发布全市暴雨预警信号22期、暴雪预警信号1期,寒潮预警1期,极端强天气定向预警107次。联合市水利局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8期。在“6.26”区域暴雨天气过程中,提前发布“暴雨灾害Ⅲ级预警”《重要气象信息专报》,开展递进式预警服务,无人员因灾伤亡。在“战高温、抗干旱、灭山火”气象服务中强化高温天气决策服务,强化森林防灭火气象应急保障,预报服务成绩突出,获评全国气象部门预报员联盟 “2021-2022年度优秀预报案例”三等奖。此外,圆满完成春运、中高考、市第六次党代会等重大活动,以及武隆“1.7”、巫溪“6.23”突发事件、能源保供、疫情防控等重大事件气象保障服务工作。 5. 融入大发展、做实大气象,服务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 围绕成渝双城经济圈气象保障,建立成渝地区1km网格预报“一张网”,实现川渝智能网格预报产品实现共享。做好大城市气象服务保障,联合市住房建设委确定39个易涝点降水阈值。深化流域气象服务,建立重庆510条中小河流面雨量预报业务,与市水利局签订技术服务合同支撑其开展重庆河湖水文映射项目。 6. 强化内部管理,注重宣传科普 印发《重庆市气象台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印发《重庆市气象台采购工作管理办法》,规范采购工作流程。积极派员参加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部门调度会、市局新闻通气会,全年接受各类采访200余次。在中国气象报及CMA网站上发表文章6篇。选派气象专家开展科普宣传进校园活动,在首届“名家讲科普”活动中获评全国十佳科普视频和优秀科普视频。 二、2023年度工作计划 2023年市气象台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气象高质量发展主线,以落实专项业务能力提升方案、“质量提升年”行动和全市气象工作会议精神为抓手,加快科技创新,深化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推进业务高质量发展。 1.培育一个实验室。按照西部(重庆)科学城气象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案,培育智能数字预报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持续深入开展西南低涡、复杂地形降水、人工智能技术研究,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2.推进两项改革。一是争取在国家气象中心指导下开展智能网格集约化改造和国省市县协同的短临预警业务试点,推进新型业务技术改革工作;二是在人事处的指导下,制定绩效工资考核管理办法,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 3.完善三段重点业务。一是完善灾害性天气短临监测预警业务,逐步实现分灾种、分区域、分时段、分强度、分影响的数字化预报预警产品;二是完善短中期智能网格预报业务,推进降水、气温预报向14天延伸;三是完善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开展高温、低温雨雪冰冻等灾害天气风险预警。 4.强化“四大支柱”应用能力。一是继续发展基于风云卫星的强风暴初生识别技术和强降水智能识别技术;二是开展基于X波段相控阵雷达的分钟级降水预报技术研究,研发中心城区重点区域百米级的降水预报产品;三是强化CMA-MESO和中尺度循环同化预报系统在短临预报中的应用,与科研所联合做好数值预报检验评估工作;四是持续优化完善《预报精准—天资•智能天气预报系统》。 5.抓好五方面工作。一是抓好党的政治建设,强化政治统领,推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进一步落实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创新支部工作,不择不扣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二是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人才培养,持续做好区县预报员交流工作和预报技能培训工作,力争在第八届全国气象行业天气预报技能竞赛中取得好成绩;三是抓好内部科学管理,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以及网络、数据和信息系统安全工作,提升财务、群团工作效能;四是抓好科普与宣传,在重大天气过程、重要节假日等关键节点及时发声,传递气象“好声音”。五是抓好应急值班值守,确保业务服务不断档、不脱节。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孙显彬 联系电话:13752991266 报送日期:2023年03月09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