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公示 > 2022年

重庆市运动员发展保障中心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2022年度)

发布时间:2023-06-15 15:01
发布时间:2023-06-15 15:01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389965H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2  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市运动员发展保障中心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运动员发展保障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承担市级优秀运动队和运动员的服务、保障等工作 承担资质范围内体育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和指导等工作 开展体育人才的交流与合作

重庆市渝中区两路口体育村3号

法定代表人

闻 鸣

开办资金

560(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补贴)

举办单位

重庆市体育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4.33

97.7185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9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严格按《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执行。

一、以人民为初心,践行运保服务宗旨 始终践行“以运动员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想运动员之所想,急运动员之所急,应运动员之所诉,运保服务工作群众认可度、满意度实现中心成立以来的最高值。 (一)当好运保工作的服务员。一是助力学历提升。按总局高等教育助学金申报要求,中心前期积极宣传,通过资料审核为市篮管中心、市射运中心、市举重中心共23名运动员发放2020年度高等教育助学金21万余元,同时,2022年54名运动员高等教育资助金的资料初审工作已完成,资助金额约24万元。二是及时兑现退役补偿。严格按照退役运动员补偿管理办法,为王檄等32名退役运动员办理退役并发放退役费、自主择业经济补偿合计1177万余元,完成李迎迎等29名运动员退役审批手续。 (二)当好运动员再就业的引导员。组织召开运动员职业辅导工作培训会,引导运动员训练之余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开展退役运动员技能提升培训需求调查,精准收集培训需求,因人施策提供技能帮扶服务,推荐汪耀腾、石金高2人成功入选总局第二期退役运动员高水平运动表现体能教练培训班;推荐市篮管中心退役运动员欧阳斯琴、学院柔道运动员孟庆宇参加了健身教练职业能力培训班,帮助他们获得体育行业国职证书,叠加再就业本领。推动体教融合发展,免费为23名运动员提供为期8天的“2022年运动员教师资格证考前培训班”,为入职体育教师助力赋能。搭建退役运动员实习实训平台,初步完成16家“繁星计划”重庆市优秀退役运动员实习实训基地遴选工作,完成后将为运动员再就业提供更多可能。 (三)当好运动员档案的保管员。组织召开2022年重庆市体育局运动员人事档案工作培训会,制定出台《重庆市运动员人事档案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运动员档案管理权责关系,进一步规范运动员人事档案管理。 (四)当好运保政策的宣传员。一是对内组织运保知识竞赛。以运动员保障专项资金使用、退役运动员自主择业经济补偿、优秀运动队进出队管理等政策文件为依据自制运保政策知识竞赛题库,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赛竞答,促使在答题中熟悉政策,形成人人懂运保、人人服务运保的良好局面,从而提高为运动员服务能力。二是对外普及运保政策。召开2022年重庆市运动员保障工作培训会,从运动员切实利益出发,重点讲解伤残互助保险、运动员高等教育资助、老运动员老教练员医疗补助申请、运动员进出队管理办法等干货政策,提高运保政策运用精准度。 二、以人才为资源,人才交流小有成效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推动竞技体育改革出成绩的关键因素,中心围绕“体育人才交流与引进”职能,分阶段、有目标的推进该项工作。 (一)筹建“竞技体育人才数据库”。完成对市体育局各直属训练单位和市体育科学研究所,以及承担全运会任务、成绩较突出的3家共建项目单位(沙坪坝区体育局艺术体操项目、九龙坡区体育局攀岩项目、巴南区体育局橄榄球项目)的竞技体育人才统计调研工作,做到竞技人才底数清、情况明,形成并上报了《重庆市竞技体育人才统计分析报告》。同时,积极推动此次竞技体育人才调研数据走向智能化、数字化,经局机关审批同意在“重庆体育大数据中心”平台新增建设“竞技体育人才数据库”,进一步夯实竞技体育人才资源底数。 (二)多措并举壮大体育人才队伍。一是有序推进运动员试训、选招工作。及时印发试训通知,协调各单位有序推进体检,初审完成8家训练单位、2家共建项目单位累计149名试训运动员上报审批工作。组织召开2022年重庆市体育局各直属训练单位考核招聘运动员工作推进会,收集各训练单位拟考核招聘运动员124人并送审。二是搭建人才交流桥梁。主动与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对接交流,学习体育人才交流、运保工作等方面的优秀经验和先进做法。多次召开行政办公会、职工会、运保工作会专题研究体育人才交流工作,探讨交流体育人才发展路径,积极与各训练单位对接,收集我市竞技体育人才引进需求及条件,第一时间回应市运动技术学院招聘体能教练招聘需求,主动与市人才交流中心、人才大市场等单位对接体能教练优秀人才事宜,切实搭建起人才交流桥梁。 三、以”制度“为准则,职鉴行业日渐规范 一是推进职鉴培训制度化管理。制定了《重庆市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公示制管理办法(暂行)》、《关于开展重庆市体育行业职业技能、职业能力培训机构日常监督工作的通知》等系列规章制度,确保了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能力测评工作更加公平、公正、公开。二是推进职鉴培训机构资质规范化。经过前期精心筹备,我中心今年被总局授权成为健身教练职业能力培训测评机构,启动并遴选合格10家健身教练职业能力测评机构及培训机构、15家高危险性项目(游泳、潜水、攀岩、滑雪社会体育指导员,游泳救生员)培训机构。三是提升职鉴从业人员业务水平。组织游泳社会体育指导员考评员《考核实施细则(新版)》线下研修班,实现全市登记在册的19名游泳社体指导员考评员培训全覆盖;开展11名健身教练职业能力测评考评员线上研修班并统一了考核标准;组织健身操舞考评员、潜水及游泳社会体育指导员参加总局线上研修班。四是参与竞赛展重庆形象。组织6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滑雪、潜水、攀岩、游泳)参加第五届全国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组织4名健身教练参加2022年I-FIT中国国家职业健身教练专业大会,重庆选手刘玉琳获得动作课程设计大赛全国冠军;承办“巴渝工匠”杯重庆市首届社会体育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五是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因疫情原因,今年共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能力测评10个批次489人,同比下降73.49%,其中高危险性项目(游泳救生员)3个批次220人,健身教练职业能力培训测评7个批次269人。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刘锦婷  联系电话:19122164005  报送日期:2023年03月23日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