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4045635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2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提供人工影响天气服务。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和管理 人工影响天气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 | |||
住所 |
重庆市渝北区龙溪镇新牌坊一路68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 轲 | |||
开办资金 |
94(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气象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886.83 |
2909.28 | |||
网上名称 |
重庆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公益 |
从业人数 |
19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2022年无变更登记。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人工影响天气方面: (一)切实做好保障服务,强化工作部署。 1.制定了《2022年重庆市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计划》并获得了市政府批准实施。印发了《2022年重庆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工作要点》,对2022年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印发了《重庆市人工影响天气指挥部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通知》,及时安排部署应对特大干旱和森林防灭火工作。 2.加强人员培训。3月上旬举办了为期4天的“2022年新增高炮作业人员操作培训班”,共培训32人。派员到巫溪等4个区县现场培训新增火箭操作人员30人。 3.做好装备弹药保障。完成全市104门高炮、97台火箭年检工作,在用装备年检率100%。协调市公安局治安支队解决人影弹药运输问题。采购入库火箭弹2540枚,发放火箭弹2145枚,集中配送人雨弹7820发,集中回收处理过期故障人雨弹1230发。督促区县加强人影弹药全流程监管,弹药仓库物联网覆盖率达80.7%。代表中国气象局上海物管处验收152厂人雨弹12批次。 4.加强空域协调。分别向西部、中部战区申报2022-2023年度重庆地区作业空域并获得批准。在抗旱和森林防灭火关键时刻,及时申请获批36个临时作业点。协调民航部门尽最大努力调整航线,优先保证森林防灭火增雨飞机在有利条件下实施增雨作业。 (二)高质量实施人影作业,大力实施防雹增雨作业。 1.组织各区县,抓住3月16日,8月25-26日,9月2-3日等重要天气过程,大力开展增雨抗旱、防雹减灾作业服务,共开展地面作业367炮箭次,发射高炮弹3500发、火箭弹410枚,极大缓解了我市部分地区的严重旱情,减轻了冰雹灾害对农经作物的损害,有效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大力实施空中地面相结合的蓝天行动增雨作业。组织蓝天行动相关区县开展地面增雨作业160炮箭次,发射高炮弹116发,火箭弹439枚。开展飞机人工增雨作业15架次,其中开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跨区域飞机增雨作业2架次,共计燃烧碘化银烟条720根。助力2022年我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2天。 3.大力实施上下联动协同森林防灭火增雨作业。针对今年特大干旱和森林防火的严峻形势,积极争取中国气象局大力支持,调派一架高性能增雨飞机和5名人影专家驰援重庆。与中国局人影中心开展了6期人影专题会商,成功实施飞机增雨作业6架次,飞行24小时。根据森林火灾发展趋势,调配火场周边区县移动作业装备和弹药开展协同作业。7—9月,北碚等34个区县共计出动高炮和火箭866炮箭次,共发射火箭弹1005枚,高炮弹9140发。 4.强化对区县的业务指导。制作发布《条件预报》249期、《过程预报》7期、《飞机作业方案》13期,发布作业通知24期。 (三)有序推进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切实做好重点项目建设。 一是初步完成御天•智能人影系统功能模块开发和移动终端系统开发。二是完成了“人影作业装备更新”项目,购置自动火箭发射装置12台。 (四)全面加强安全管理,切实做好安全检查。 印发《2022年人工影响天气安全检查实施方案》,组织了区县安全自查,印发了《关于2022年人工影响天气安全检查情况的通报》,消除人影安全隐患,化解安全风险。严格落实标准执行工作。制定了标准执行清单,贯彻执行7项国标、36项行标及2项地标。 二、预警信息发布方面: (一)加强基层调研,强化创新意识。 先后到巫山、开州、长寿、万州、涪陵、彭水、綦江等区县调研预警发布和预警响应联动机制工作进展和需求,到彭水调研乌江航道示范项目运行情况和效益,完成调研报告1篇。积极参与创新工作和软科学项目申报,联合长寿区气象局、彭水县气象局和云阳县气象局向市局申报创新工作3项,配合信息中心向中国局申报创新工作1项,完成1项中国局软科学申报。 (二)扎实推进智能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 完成智能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在市、区县、乡镇、村社的分级部署,开展系统试运行。对接“天资”系统,完善预警大数据集,新增漫水路桥数据,更新山洪灾害危险区、中心城区易涝积水点、应急处置人员数据。基于收集的灾害点、风险区,建立致灾阈值风险清单和应急责任人对象清单,并纳入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积极运用风险普查成果,收到37个区县的风险普查数据,在平台上实现了34个区县的数据点位展示。建立基于移动、电信、联通区域短信的预警快速发布渠道,实现气象灾害预警短信通过三大运营商精准定向发布。 (三)积极推进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建设。 完善“四级”预警工作体系,在全市新建3084个村级预警工作站,总数达11230个,覆盖率100%。完成村级预警工作站手机端开发并投入业务试运行,进一步筑牢基层预警防线,相关工作被市委网信办评为“2022重庆数字乡村创新案例十佳示范案例”。完善“六级”预警信息发布体系,拓展电视机顶盒、应急广播、科协电子显示屏等基层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对接科协电子显示屏1400块,发布预报预警信息201条。与云阳气象局联合开展应急广播和电视机顶盒渠道发布试点工作,完善应急广播、电视机顶盒渠道在区县的播控规则。完成涪陵移动区域短信渠道接入,开展了区域短信白名单发布测试。强化全市预警工作管理,建立市、区县预警业务月例会制度,并将区县工作亮点加入全市预警工作月报,整理更新全市预警通讯录,通讯录人数更新至211.7万。完成开州区气象灾害预警管理示范建设,完成基于智能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智能发布升级,并配合应急局在全市推广,建立微信群,编制操作手册和视频,指导区县进行自动发布业务功能测试,建立区县预警管理工作推进周报告机制。建立乌江气象服务交互展示和阈值预警系统,为乌江航道提供及时、可靠、全面的气象监测资料,直观展现丰富专业的气象预报信息,及时准确地提供航程危险天气预警服务。 (四)切实保障发布业务和预警系统安全。 2022年面向全市应急责任人发送预警短信4.9亿人次,电话叫应8595余人次,针对灾害高风险区群众落区定位发布预警短信3000万条次,通过电视机顶盒向全市公众发布预警信息390条、覆盖6.99亿户近20.98亿人次,通过乌江气象服务交互展示和阈值预警系统,发布短临预警1396731万人次,预警信号280.4万人次,阈值预警22.7万人次。全年预警发布正确率达100%。通过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质控功能过滤错误预警,完善预警信息发布故障应急预案,建立预警发布业务保障机制,印发风险防控“两单两卡”,建立完善预警信息“兜底发布”业务与流程,收集区县代发预警产品及对应发布渠道、应急发布联系人等。建立健全《预警项目上线运行机制》,进一步规范预警项目“开发—测试—上线”流程。强化系统运维保障,完成御天·智慧防灾系统等保三级测评,完成预警系统每年两次巡检工作。全面加强网络安全实时监测;完成安全自查35次并及时整改,组织和参加应急演练4次,全年未发生责任事件。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2年获重庆市气象局表彰的重大气象服务先进集体。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林娜 联系电话:15909323467 报送日期:2023年03月23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