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1996652X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2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垫江县气象局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垫江县气象局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国家建设和社会生活提供气象管理保障。 气象法规建设 气象防灾减灾 气象业务管理 气象宣传 气象地球环境观测 气象预报 气象服务 | |||
住所 |
垫江县桂溪镇人民西路三环路 | |||
法定代表人 |
白青松 | |||
开办资金 |
147(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上级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气象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86.2 |
3022.43 | |||
网上名称 |
垫江县气象局·公益 |
从业人数 |
8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严格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规定执行。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主要业务开展如下: 一是优化站网布局,推进质量体系建设。对51个区域站观测仪器、防雷设施等探测环境全面检查和维护,完成3个补短板区域站建设。扎实推进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完成内审工作。建立观测业务风险识别和控制措施清单,完成观测业务满意度调查。全年数据传输及时率和可用率均排名全市前列。 二是紧扣质量提升,强化预报预警服务。加强复盘总结,积极开展“质量提升年”行动。印发决策气象服务周年方案。较准确预报4次特强降温、9次暴雨天气过程,启动4次应急响应和1次特别工作状态,发布重要天气服务快报等服务材料500余期,电话叫应74人次,为垫江牡丹节、疫情防控等重要活动时段及时提供气象保障服务。 三是加强联防联控,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认真履行气防办职责,印发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要点,联合会商及风险研判20次、下发工作通知7次、开展自然灾害风险排查6次,发布中小河流洪水、地质灾害、森林火险、农业气象灾害等风险预警20余期。与忠县、邻水等区县建立重要天气联防应急机制。修订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联合应急部门等开展应急演练。加强突发平台管理,组织开展信息员和平台应用培训,加强通报考核。制定暴雨等气象灾害预警等级划分、县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试点工作方案,做好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建立任务清单和工作台账。加强监测,抢抓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抗旱作业9次,发射火箭弹39枚,有效缓解旱情。 四是加强基层调研,提升为农服务成效。成立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供气象保障专班,深入油菜水稻制种、垫江晚柚等种植企业和大户开展农情调研。制定农业气象周年服务方案,发布农事关键期及特色农业气象服务34期,与农业大户签订气象服务协议15份,积极推广精细化智能服务平台和农用天气通APP,为全县农业生产提供精细化服务。 五是坚持底线思维,强化气象安全管理。落实“十五条硬措施”,开展百日大整治专项行动。联合县减灾委印发防雷装置检测通知,召开防雷安全监管联席会,组织重点企业开展防雷安全培训2次。检查防雷重点单位、检测单位75家,联合执法检查6次,日常巡查气球升放活动41次。加强内部安全管理,每月和重要节点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改,联合县应急局开展人影安全检查,开展房屋、燃气安全专项排查整治,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 六是主动担当作为,抓细抓实疫情防控。落实属地防控要求,做到看好门、管好人、做好业务。面对近3年来垫江最严峻疫情,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深入一线抗疫。5月、11月2次到月阳社区开展核酸检测工作。11月下沉到三合社区开展卡口值守,未下沉人员到居住地社区报到,就地转为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共计63人次。 七是加强科普宣传,推进气象法治建设。开展气象科普宣传15次,推进科普“五进”。强化新闻宣传,被中国气象报(网)及重庆主流媒体采用12条。连晴高温期间,积极宣传人影工作,回应社会关注。开展“宪法宣传周”等法治宣传活动。组织法治学习交流5次,梳理防雷安全检查法律责任,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八是强化督查督办,推动工作落地见效。贯彻落实全市气象工作会议精神,制定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开展督办通报37期。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精神,序时推进“十四五”规划和气象高质量发展任务,按时完成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年度工作。办理防雷事项审批15件。继续保持“重庆市文明单位”称号,开展文化氛围建设,成功创建“节约型机关”。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刘婷婷 联系电话:15923740710 报送日期:2023年03月30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