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4018996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2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邮电大学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邮电大学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实施高等教育,培养信息技术人才,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开展人才培养 开展科学研究 开展社会服务 开展大学文化建设 负责学校内部运行管理工作 | |||
住所 |
重庆市南岸区南山街道崇文路2号 | |||
法定代表人 |
高新波 | |||
开办资金 |
61098(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23026.59 |
212777.4 | |||
网上名称 |
重庆邮电大学 |
从业人数 |
2665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是聚焦特色发展,学科专业实力稳步攀升。全力推进一流学科专业改革创新,工程学学科和计算机科学学科在ESI世界学科排名持续提升,分别进入ESI排名前2.932‰和2.983‰,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等三个一级学科入选重庆市一流学科,智能通信、智能汽车、智能安全、智能集成电路、智能决策等5个领域入选重庆市“人工智能+”学科群建设项目。4个学科入选2022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12个学科上榜202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新增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完成重庆市2023年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立项建设方案,拟立项建设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控制科学与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中共党史党建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电子信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统计学、纳米科学与工程、力学、信息资源管理、中共党史党建学、设计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学位类别7个(数字经济、会计、知识产权、密码、教育、设计、戏剧与影视)。二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成果涌流。加强和改进学校劳动教育、体育、美育工作,推进智慧体育系统升级改造,完成美育学分认定系统开发设计。纵深推进新工科新文科高校建设,认真实施在研3项新工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新工科项目完成预期建设目标。强化基层教学组织建设,获批市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典型案例2个,“电子信息大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获批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积极组织教育教学研究,新增市教改项目43项;获市2021年教学成果奖12项,2项成果入围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积极推进“金课”建设,新增市级一流课程55门。实施智慧教室“3331”建设规划,新建智慧教室建设13间。深化产教融合,新增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1项。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获国家级奖项460余项,在第十九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居全国高校第十七位。积极探索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启动“新时代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行动计划”,获批市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4项,荣获2022年第十三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1项。2022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及就业质量保持稳定,本科生、研究生分别为 91.26%、98.53%。三是全面推动有组织科研,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 瞄准科学前沿和国家、行业重大战略需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主方向,实施南山科研强基工程,启动科研平台培育、科研团队培育、重点科研领域培育、科研成果培育、科技服务、科研育人六个提升行动计划。深化“放管服”,修订完善经费管理、项目管理等科研管理制度7项。优化科研基地布局,入选市教委2022年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4个,获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积极创建国家级大平台,重组成立校级大数据智能计算重点实验室并取得实体化建设阶段性进展。推进前沿交叉融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个,实现市属高校在该项目“零的突破”。多措并举策划科研项目,国家自科基金项目立项数和经费数均创新高,横向项目实现跨越式发展,国防科研经费实现连续两年翻番,科研总经费持续增长,达1.95余亿元。积极凝练优质科研成果,新增市科学技术奖11项和国家级学会协会奖励10项,完成科技成果转化108项。科研影响力稳步提升,工业物联网团队制定的10余项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正式发布,我校提交的“如何实现可信可靠可解释人工智能技术路线和方法?”成功入选中国科协10大前沿科学问题,主办的英文期刊“DCN”入选《信息通信领域高质量期刊分级目录》T1级期刊。四是持续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人才队伍建设量质齐升。坚持党管人才,成立学校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和各学院分委员会,构建学校党委、院(系)党组织、教师党支部三级联动的教师工作机制。成功召开学校人才工作会,制定实施《推动人才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着力构建多维度人才支撑发展体系,形成项目、人才、资金平台有机结合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和“名家带动、专家引领、骨干支撑、青年推动”的人才发展新格局。大力实施“文峰人才工程”,完善“以岗引才”机制,汇聚领军人才、学术骨干、青年才俊,逐步形成人才集聚高地。深入实施“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建立新教师入职培训导师制度,为青年教师成长创造良好氛围。2022年,学校新增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席教授”1人、“国家青拔”2人、“国家优青”2人;引进博士72人,新增博士后研究人员57人,获批重庆市博士后创新创业园。五是锚定国家和地方需求,服务社会能力更加彰显。深入推进“下山办院”“下山办园”,持续深化校地、校企合作,积极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重庆)科学城、两江协同创新区、广阳湾智创生态城等建设,稳步推进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空间通信研究院、重庆集成电路协同创新中心、重庆公共安全信息技术与装备研究院、重庆网络空间研究院建设,大力推进开州、云阳产业技术研究院落实落地,与永川区、大足区签订校地合作协议。有序推进大学科技园筹建,逐步构建了学校、地方、合作机构三方协同的共建工作格局。立足校地共建研究院和大学科技园建设,新增校外教学科研场地资源5万余平方米,新增入驻研究生和本科学生1106人。创新董事会工作,成功举办董事会2022年年会。切实加强校友工作,成立重庆邮电大学校友创业汇;与南岸区、重庆经开区联合举办了2022年智博会活动——“数字经济创新赋能”高峰论坛。创新筹资渠道,新增捐赠资金885万元。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对接,新增53家产学研合作单位,学校获批2021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六是积极拓展主动谋划,国际交流合作取得明显成效。2022年学校获批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基地)“量子信息智能网络基础理论与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聘用外专外教66人,获批国家外专引智项目3个、中国科协“海智计划”重庆工作基地及“重庆—中东欧智慧光电信息技术合作研究”工作站。外籍专家Mikhail Brik获得重庆市唯一的国际科技合作奖及中国政府友谊奖。全面提升“留学重邮”品牌,新增境外合作办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项目1个,成功举办丝路项目高级研修班2个,获批市来华留学“一流课程”3门。全过程推进人才国际化培养,继续开拓实施高水平国际学术线上课程项目,推进国际学分认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高质量发展,生源质量和就业质量同步显著提高,获得互联网+等国家级竞赛奖项保持较快增长,办学效益提升明显。七是强化立体化支撑保障,办学条件和服务保障能力切实增强。坚持创新、绿色、健康的校园发展理念,顺利完成校园总体规划方案,并有序推进“一场所两高地”项目、幼儿园、文峰图书馆等建设工作,完成校医院住院部、综合实验楼学科竞赛创新训练基地等维修改造工程。开通了4条校园交通车运行路线,服务师生校内出行。完成首批电瓶车充电桩建设,设置集中停放区域5个,安装充电车位50个。推进校务服务“一网通办”,开展网上办理业务200余个。 此外,统战群团、校园安全、财务管理、审计监督、资产管理、图书馆建设、档案管理、离退休工作、信访保密、乡村振兴和国防教育等方面也取得积极成效。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有效期至2027年1月4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获得重庆市科学技术奖11项和国家级学会协会奖励10项。涉及到学校诉讼或仲裁案件 16件,无败诉情况。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2022年接受到账捐赠资金881万余元,其中实物捐赠600万元。公益支出总额810万余元,资助学生成长成才、激励教师职业发展318人次。(一)用好公益支出,开展公益项目项,包括:留校学生新春团拜会、小额捐赠公益活动、第六届最美毕业季公益系列活动、第四届重邮人马拉松比赛、校园景观树认养活动、迎新生活动、“1950校庆月”活动、社会企业奖学金颁奖仪式等;(二)鼓励学生成长成才,开展奖学金项目21项,包括:郭长波教育基金、春华秋实奖学金、华为奖学金、共进奖学金等;(三)发挥济困作用,开展助学金项目3项,包括:西山科技助学金、光电助力奖学金、乡村振兴基金;(四)激励教师职业发展,开展奖教金2项,包括:利龙青年创新人才奖、华为奖教金;(五)帮助学生能力提升,开展竞赛活动3项,包括:第十四届合泰杯竞赛、利龙创新创业学子基金(创新创业大赛)、第23届校园歌手大赛。 |
填表人: 程国杰 联系电话:18875059360 报送日期:2023年03月31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