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588919420X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2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大田湾全民健身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大田湾全民健身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服务全民健身,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组织和指导群众性体育活动 为专业队、运动队训练比赛和群众性健身锻炼提供场地和服务 承办各类体育竞赛活动 | |||
住所 |
重庆市渝中区两路口体育村34号 | |||
法定代表人 |
唐明星 | |||
开办资金 |
10(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体育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6788 |
37407 | |||
网上名称 |
重庆市大田湾全民健身中心 |
从业人数 |
44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体育场工程的收官之年。中心全体职工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大力推进各项工作,特别是在体育场百日攻坚和重启开放工作中,知重负重、攻坚克难,较好地完成了上级安排的各项任务。 一、加强思想建设,提升服务本领 坚持把学习作为提高认识、提升能力、推动工作的重要抓手。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重点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加强业务知识学习。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和新修订《体育法》等,增强对新时代体育工作的认识,提高了工作的管理水平。三是以学促思、以思促行。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入思考、积极讨论、学以致用,工作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增强,围绕中心更加紧密、服务大局更加积极。 二、认真履职尽责,推动工作落实 (一)全力攻坚克难,体育场工程历经多年筹划建设顺利完工。2022年是体育场工程的收官之年。为落实市领导要求,高质高效完成建设任务,中心切实履行业主单位职责,加强统筹协调,督促各参建单位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全力以赴抓重点、克难点、保节点。一是保工期。一方面承头制定工程百日攻坚方案,及时解决各项难点堵点问题。另一方面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协调各参建单位进一步加大人员力量投入,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和高温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力保施工进度和重要节点要求的实现。二是保质量。坚持“修旧如旧、恢复原有风貌”的原则,按照百年工程的标准切实保证了工程品质。三是保安全。坚持“自查、巡查、督查”三查机制,实现施工安全“零事故”。 (二)精心组织策划,保障体育场重启开放。一是按照“集中力量办大事”原则,成立专项工作小组,落实各项工作。二是制定开放活动方案及相关管理制度,全力迎接体育场重启开放。三是按照市领导指示,12月30日体育场重启开放仪式顺利举办,圆满完成了市领导下达的开放任务。 (三)服从防疫大局,全力支持服务保障。一是迅速响应,自觉配合落实。二是下沉一线,主动参与服务。三是服从大局,全力支持方舱医院建设。四是有力有序,返岗复工。 (四)强化规划布局,提升产业发展质效。 通过硬件设施、软件服务两手抓,在受多轮疫情影响下,场馆创收总体稳定,在工程的最后一年,有力保障了中心的“三保”支出,实现了平稳过渡。 (五)依托场馆阵地,提升开放服务水平。一是结合疫情防控,在保障专业队训练的情况下,举办全民健身线上线下系列活动,吸引近10万人次踊跃参与,为我市全民健身工作做出积极贡献。二是抓好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服务,室内健身项目每周免费开放不低于10个小时,全民健身月期间延长免费时段,其余时间坚持低收费开放,最大限度发挥公共场馆体育惠民作用。三是有序推进管网疏通、清洁绿化、设备维保等项目实施,为市民创造了更安全舒适的健身环境。 (六)坚持预防为主,筑牢安全稳定防线。一是高度重视,年初与各科室签订《安全责任书》。二是对中心重点项目、重点领域进行再排查、再整治。三是强化消防、水电等重点岗位24小时值班巡逻,确保中心安全稳定“零事故”。 (七)用好管理抓手,激发队伍干事活力。一是抓制度促规范,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物。二是抓考核促落实,推进年度优秀科室及个人考核表彰工作,充分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坚持年初出台各科室年度目标任务、产业目标任务,逐月分解,全年共下达重点工作482项。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甘静 联系电话:18223207876 报送日期:2023年04月10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