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6814905341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2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开展应用技术研究,促进科技发展。 组织实施应用技术研究 开展科技创新、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相关应用技术的基础研究 承担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提供工业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提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咨询、技术培训、科技孵化等服务 | |||
住所 |
重庆市渝北区杨柳路3号 | |||
法定代表人 |
何平 | |||
开办资金 |
100(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8910.441 |
59026.524 | |||
网上名称 |
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
从业人数 |
70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强化党建引领,全院政治生态持续向好。以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契机,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基层党建“三基建设”和标准化建设,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全院发展环境更加优化。一是狠抓理论学习。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院党委会第一议题,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14次,领导干部下基层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专题党课81次,始终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强化“三基”建设。持续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开展“四强”支部创建,完成11个机关党支部换届,持续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治,为30名示范岗党员统一配发岗位铭牌、身份标牌,对7名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党组织战斗力明显增强。三是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制定《院党的建设工作要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要点》,细化目标任务分解,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定期向市科技局党委报告,召开全院21个基层党组织(支部)党建述职评议暨述责述廉会,狠抓廉政警示教育,强化执纪问责,全年处理信访件4件,处理违纪违法3人次。扎实开展意识形态风险防范,开展集中排查分析研判6次,对全院60个平台进行清理。四是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加大中青年干部提拔使用力度,全年提拔、交流、调整、转正、派任、实岗锻炼干部51人次,开展干部教育培训30余场次、1500余人次。五是强化统战群团工作。将统战成员一并纳入中心组学习、革命传统和党风廉政教育参加范围,积极向统战部无党派代表人士重点人物库推荐人才。筹建院直属工会联合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艺活动,职工书屋、党员之家、职工活动室全面提升,全院爱心捐款30余万元。 二、实施“四大发展战略”,“四智两大两院”品牌持续显效。紧扣“融入科技创新主战场提升年”主题,坚持双轮驱动、服务科技创新主战场、特色发展、融合发展“四大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四智两大两院”中心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是易智网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线上开发2个移动端功能新产品,汇聚科技政策3万余条、科技成果2万项;线下新增璧山区、巴南区等4个分支基地,形成“1+2+11”构架体系,举办各类活动118场,科技成果转化落地52项,实现技术与服务合同交易额5.46亿元。二是重科智谷孵化和运营能力进一步提档。拓展“重科智谷二期金星园区”1.5万平方米,引进哈工大重庆研究院、翼空间孵化器等一批优质企业,稳步推进重科智云园区智能化管理软件升级迭代,与中冶赛迪、重庆高新区共建工业软件云创实验室有序推进。三是重科智库资政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围绕全国一流科技智库目标,成功创建重庆市科技战略研究基地和重庆市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竞争力指数新产品,发布《重庆市企业知识产权创新指数报告(2022)》《重庆市区县与行业科技竞争力研究报告》,资政服务覆盖全市30余个区县部门。四是重科智能制造高端研发平台建设进一步提效。围绕全市智能制造重点领域,开展先进连接技术、激光高端装备等关键技术研发,在自动化核电元件生产线控制系统与中冶赛迪、重庆交科院等开展深度合作,签订横向合同126项,射钉弹自动压装生产线和光学玻璃生产装备,成功打入贵州、广西、中民燃气市场。五是大数据院和大市场公司建设进一步提速。大数据院研发数字乡村产业监测平台且数据涵盖全国34省、重庆38区县;大市场公司积极参与布局金凤未来产业园,承接运营科技部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与高新区合作共建校地协同创新中心,推动成立西部(重庆)科学城校地协同创新联盟,联盟会员达到214家。六是乡村振兴院和重科检测院展现新作为。推进乡村振兴院体制机制建设,新成立3个研究中心,在巫山县成立分院,举办万州区恒合乡乡村振兴大讲堂,研发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0余项,落实帮扶资金300余万元,全面完成乡村振兴帮扶任务。重科检测院完成环境可靠性实验室、计量校准实验室等5大实验室建设,成功举办检验检测技能大赛,全市200家检测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1000余人报名参赛。 三、推进“五大改革”攻坚,发展动力活力持续迸发。聚焦制约院属企事业机构发展的瓶颈问题,围绕改革目标任务,设立改革激励引导专项和召开改革现场会,改革任务圆满完成。一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19家企业关停并转并全面完成,对2院属企业公司资产进行补足,加强院属企业融资、资产运行、财务活动监管。院属企业实现总收入2.56亿元,同比增长13%。二是深化科研管理改革。加大科研项目过程管理,开展科研项目“包干制”和科技成果赋权试点改革,实行科研诚信负面清单制,制定科研服务平台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三是深化绩效分配改革。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制度,突出向贡献大者、实绩突出者、考核优秀者、关键岗位者倾斜,10余家院属企事业单位制定和完善了绩效薪酬管理办法,实行薪酬动态机制,院属企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在市财政、市审计局独立评审市级部门预算与挂钩评比中,在全市同类型72家部门中位列第四位。四是深化资源配置改革。持续优化整合设备、房屋资源,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效益,院一期和院属单位科研场地、仪器设备等资源全面盘活,将10台(套)大型设备信息纳入科技部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平台,6个院属单位实行资源共享,共享设备资源38台(套)。五是深入推进五大帮扶行动。实施全院“一盘棋”整体协调发展战略,采取领导一对一帮扶机制,制定14条具体帮扶举措,全年56项帮扶任务全面完成,困难院属企事业单位经营收入和研发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四、聚合创新资源,科技研发能力持续增强。紧紧围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市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积蓄全院创新动能,全院研发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一是研发能力持续提升。全年组织申报各类项目189项,获得市级以上立项51项,成功创建市级平台2个,开发新产品、新技术94项,获得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61项,重庆市科技奖励4项。二是创新成果成效显著。重科智谷成功获批国家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重庆区块链研究院获得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综合性试点,获得工信部“2022年度区块链应用案例”并在宁夏开展应用推广,院属科技成果转化企业远感科技公司实现市场收入2400万元,增幅超过70%。三是人才引育持续扩量。全年引育人才91人,引进培育博士及副高级以上24人。入选重庆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团队1个,评定重科英才7人(项)。四是基金支持持续发力。向院所中心投放215万元产业发展基金支持改革发展,人才引育基金由1000万元增资到2000万元,2000万元重科智谷种子基金已获市科技局批准,正报市财政审批。五是对外合作深度推进。成功与中煤科工重庆设计集团、市水务环境集团等中央在渝企业、市属国有重点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重庆药交所、武隆区政府等6个单位达成战略合作意向;连续5届承办“智博会”匈牙利国家馆组展,成功举办“中韩生物技术合作发展论坛”,与中缅合作促进会(缅甸)重庆代表处、两江新区管委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构建了中缅科技合作的新格局。 五、抓好安全稳定,创新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一是狠抓疫情防控。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要求,与两江新区、市科技局和街道社区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园区值守巡检,积极为园区企业排忧解难,对园区250户企业减免租金930万元。二是规范内部管理。全年修订各类规章制度20余个,对147个合同进行法律审查,加强重点工作督办,全院执行能力明显提升。三是加强对外宣传。弘扬创新发展主旋律,全年发布院外网新闻356篇,访问量突破520万人次,省级以上媒体刊发我院相关报道57篇次,全院影响力得到持续提升。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自2019年02月19日至2024年02月19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荣获2022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局直属单位目标管理考核“优秀”等次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朱宗宇 联系电话:13883999619 报送日期:2023年04月23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