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6608977062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2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科技馆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科技馆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普及科技知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展示科技成就与发展 举办科普展览 开展科普活动及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重庆市江北区江北城文星门街7号 | |||
法定代表人 |
赵开宇 | |||
开办资金 |
10(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840.79 |
27604.31 | |||
网上名称 |
重庆科技馆 |
从业人数 |
214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2年重庆科技馆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全面坚持党的领导,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文件精神,具体落实市科协党组工作部署,聚焦科普主责主业,创新开展科普活动,有序推进重点项目,推动科技馆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全年接待观众127万人次,短期主题展览受众66万余人次,举办各类科普活动200余场次;流动科技馆巡展167天,受众近6万人次;科普大篷车行程5000余公里,受众2万余人次。 一是高质量开展党建工作,强化思想政治引领。 全年围绕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一条主线,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以党建工作统领全馆中心工作。一方面重点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专项工作。启动“礼赞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喜迎党的二十大优秀影片展映展播活动,举办配套主题展览,大力宣传党领导下国家巨变的华彩瞬间与人民奋进的拼搏身影,1000余人次观影。组织干部职工集中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盛况,开展党的二十大专题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党员大会集中组织学习会议精神。组织各支部积极开展专题学习,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制作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栏,在官网开设党的二十大专题栏,全面掀起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热潮,大力营造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浓厚氛围。另一方面扎实开展理论学习,着力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将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思想政治引领的重要内容,确保全馆上下思想政治高度统一,意识形态不出偏差,政治生态持续向好。深入学习贯彻市第六次党代会等重要会议精神,学深悟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等理论书籍,全年开展中心组学习27次,学习理论文章近200篇。重点学习两办印发的《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等行业政策性文件,将理论学习与业务政策结合起来,指导科技馆工作实际。结合业务工作,邀请知名专家,开展“科技馆里的思政课”,生动展示了科研成果在助力科学技术传播推广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积极贡献,线上线下受众107万余人次。策划《众心相当 自立自强—党领导下的科学家主题展》,大力宣讲科技工作者投身科学救国伟大事业的感人故事,14万余人次参观展览。 二是充分发挥科普阵地作用,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成功申报绿色低碳示范科技场馆建设项目,获得项目资金100万元;大力推进室外环境氛围改造项目,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完成招标工作,现已全面启动建设,进一步营造浓厚的科普氛围;升级改造常设展厅,能源展区如期建成并全面投入使用,围绕“节能环保、绿色低碳”主题,打造“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政策、知识的科普教育和宣传平台,深受观众喜爱;全面完成“外立面石材幕墙安全改造”项目,有效解决困扰多年的安全隐患;全面建成智能化游客管理系统,有效推动智慧化场馆建设,科普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建设更加规范,观众体验感、获得感明显增强。 科普服务效能显著提升。深度挖掘临展资源,策划组织“虫现江湖”等4个专题展览,受众66万人次;精心培育科普品牌,策划展厅展教活动190余场次次,线上线下惠及公众170万人次;策划“科技·人文大讲坛”7期,线上线下受众达110万人次;创新开展科普培训,创设“百变科学+”云课堂,自主研发直播课程11门,依托云平台等展现形式,扩宽科普受益覆盖面;联动6个区县科技馆实施“小小科技辅导员”选拔活动,培育100名小辅,开展志愿服务近60场次。以展览、宣教、培训手段为抓手,一体化培育科普品牌活动,提升科普资源系统化集成能力。 社会协同力量持续增强。首次成功申请成为2022年全国科技馆联合行动主承办单位,发挥百馆联动效应,组织策划全年主体活动及各项分主题活动,辐射受众达200万人次。整合川渝两地优质科普资源,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期间,以“弘扬科学家精神”主线,联合策划实施“科技馆之夜”系列活动,线上点击量达56万人次。强化与市残联,市关工委等社会团体的协同效应,重庆市残疾人科技创新教育基地、重庆市老年科技大学、重庆市科协关心下一代工会委员会在科技馆相继揭牌成立,组织承接盲人主题观影活动,成功开办首期“骨干教师培训班”,培训骨干教师600余人次,进一步促进科技馆在科技助残、智慧助老方面践行责任担当,社会协同参与的大科普格局力量得以充实。 信息化建设稳中有进。充分发挥科普信息化平台优势,打造网微端一体化的科普传播矩阵,推送各类科普信息1100余条;建立完善新闻媒体沟通协调机制,召开“2022年新闻报道策划咨询会”,来自人民网、新华网、重庆电视台、重庆日报等12家主流媒体代表参与,总结优秀做法,交流宣传工作设想,确保发声渠道畅通,努力形成“一盘棋”的整体宣传合力。全年围绕中心工作,精心策划专题新闻宣传报道237条,新闻宣传亮点频出。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朝闻天下栏目分别宣传报道了《重庆暑期临近科技馆成热门目的地》《畅想国家太空实验室》等5条新闻,是开馆以来央级新闻媒体报道次数最多、力度最大的一年;重庆日报大篇幅报道了重庆科技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重庆市科技活动周科技馆之夜,刊发了《重庆科技馆让科普教育“活”起来》《重庆科技馆开启“夜间班车”》等相关报道,科普宣传能力有效提升,科技馆社会影响力和公众宣传力显著增强。 三是积极践行科普责任,助力深化科协改革行动。 深入推进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积极发挥省级科技馆龙头作用,积极为江津、奉节区县科技馆提供建设和运营指导。围绕县及科技馆建设项目落地建设,与酉阳、彭水、城口和巫溪县等重点帮扶县深度交流,深入探索县级科技馆建设管理机制;在全国现代科技馆体系工作会重庆分会场,受邀作为省级场馆代表围绕科技馆体系建设交流发言,交流分享工作经验,共同推进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进程。 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政策。首次主承办2022年全国科技馆联合行动,围绕“‘双进’服务‘双减’”主题,联合6家省级科普场馆,联合策划7个分主题活动,联动60余家场馆,承办“科学嘉年华”分主题活动,线上线下累计受众达200万余人次,发挥百馆联动效应,助力校园“双减”;策划实施科技·人文大讲坛活动,4700余名学生受益;馆校结合全年签约33所学校,惠及学生2300余人次,开发《地震大作战》等馆本课程5门。组织市内中小学校召开馆校合作共建座谈交流会,授牌“馆校共建实践基地,与20余所中小学校签订“馆校合作”共建协议,建立长效交流互动机制。首次无偿向学校捐赠还有利用价值的淘汰科普展品,延续科普展品生命周期,助力校园“双减”纵深推进。 深化科技交流与合作。搭建行业交流平台,牵头承办第八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重庆赛区比赛等全国性赛事,积极参与全国科技辅导员大赛、全国科学实验展演汇演活动,以赛促训,促进行业交流。在市委台办、市科协指导下,策划开展“科普大篷车进台企”活动,首次与台企交流合作,是科普资源共享共融的一次有益实践。全面推动川渝两地科普场馆协同合作,联合四川科技馆承办,联动川渝两地28家科普基地实施“科普列车川渝行”2022年全国科普日线上活动,受众达98万人次,浏览量达1400万人次;策划开展“图书漂流计划”活动,着力提升川渝两地公民科学素质,助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2年1月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21-2025年) 2022年3月 2021-2025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2022年5月 重庆市残疾人科技创新教育基地 2022年5月 科创筑梦助力双减试点单位 2022年9月 在2022年重庆市“企业主要负责人话安全”短视频展示活动中被评为优秀单位 2022年11月 中国流动科技馆“筑梦 流动十年”宣传活动被评为优秀单位 2022年10月 重庆市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基地 2022年12月 2022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2022年12月 一起“碳”未来被评为2022年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 2022年12月 川渝科普联合行动-科普列车川渝行被评为2022年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刘恩杉 联系电话:18696798623 报送日期:2023年05月06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