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35870722X4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2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信息技术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信息技术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市人大常委会机关提供信息技术服务。负责市人大机关公共信息网、办公网的维护、管理 人大工作业务应用软件的开发 负责全市人大系统局域网的规划、建设、管理、指导等工作 | |||
住所 |
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0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方 | |||
开办资金 |
10(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 |
10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
4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2年,信息技术中心在常委会党组和机关党组的领导下,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和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市委关于网信工作部署要求,围绕常委会中心工作,以需求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以应用促发展,加快建立健全信息应用场景,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服务保障水平,为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人大代表依法履职提供了较好的信息服务保障。 一、2022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重规划引领,凝聚信息化工作合力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规划是对未来一段时间信息化建设中的方向性、整体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和谋划,科学规划对于适应未来发展趋势、避免走弯路至关重要。信息技术中心强化系统思维,加强顶层设计,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思维,结合机关信息化建设实际,编制了《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政务信息化整合建设总体方案》,统筹谋划机关信息化建设高质量发展,不断优化完善人大信息化整体架构体系。 (二)优基础设施,提升信息化保障水平 1. 无线网络实现全覆盖,为“数字人大”搭建基础环境。按照智能机关建设要求,实现了市人大机关办公区域和会议区域无线网络信号全覆盖,实现上网人员可控,上网行为可控。无线网络全覆盖的实施作为人大网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奠定了良好的硬件基础,为下一步数字人大的建设全面推行提供了必要的网络环境。 2. 完成四楼会议室和619会议室信息化改造。为满足四楼会议室多场景应用,结合视频会议的需求,为四楼会议室配置了LED显示大屏,实现视频会议多路图像信号同屏显示;完成了619会议室和四楼会议室的音响、扩音系统以及综合布线改造,全场景提升机关各类会议应用能效。 3. 做好市人大机关“渝快政”推广应用工作,打通互联互通最后节点。“渝快政”是全市统筹统建的一体化、智能化、数字化政务工作平台,信息技术中心第一时间为机关全体领导和同志开通应用账号,做好接通、激活工作相关事宜,常态化做好“渝快政”运行维护工作,及时更新应用组织架构和人员信息,助推政务数据互联互通、业务系统协调联动。 (三)强应用支撑,增强“智慧人大”实效 信息技术中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业务应用为主线,主动适应新时代人大履职工作新要求,按年度信息化工作计划,紧紧围绕业务需求和深化应用,稳步推进机关业务工作数字化转型。 1.市人大数据信息平台(一期)建设 该平台系统整合人大各类业务系统数据,横向联通市人大电子政务外网和互联网所有信息系统,纵向联通市、区县、乡镇人大,形成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的“智能中枢”。主要包括议案建议智撰写辅助、热点信息和智慧人大综合展示等三个功能模块,汇聚了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数据库、备案审查、预算联网监督系统、代表履职、议案建议、重庆人大网以及公文办理等机关主要的信息系统各类数据,进行图形化、可视化数据分析展示,并接入了第三方的热点信息供工作参考。为预算监督、备案审查、代表履职、议案建议等系统提供辅助决策、风险分析等数据应用支撑,实现人大监督的数字化、实时化,提升监督精准度和实效性,为科学民主决策提供信息支撑。 2.预算联网监督系统(三期)建设 在全市预算联网监督系统(一期、二期)的基础上,新增国资监督模块,已联通相关部门业务系统并采集了市级企业、金融企业、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和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信息,同时加强与人力社保、审计、医保、税务等部门的衔接协调,实现网上数据监测预警,进一步提高人大机关对财政和国资的监督能效。 3.市人大系统整合项目建设 将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备案审查信息平台和公文办理系统进行了整合,整合成“市人大综合办公业务平台”,实现数据共享、用户统一登录认证,进一步打破系统孤岛,为下一步信息化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保网络安全,筑牢信息化工作安全底线。 按照“同谋划、同建设、同启用”要求,把网络安全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细化落实机关各级网络安全责任,常态化落实网络安全防控机制,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加大经费投入,严格按照国家等保2.0标准,定期开展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强化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以防攻击、防病毒、防篡改、防瘫痪、防泄密为重点,及时“堵漏洞、打补丁”。督导网络服务供应商落实网络安全措施,每月对机关所有网络安全设备进行日常巡检,每季度对网络、主机、中间件、应用系统等资产进行漏洞扫描,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安全加固,每年定期进行网络安全应急演练,不断筑牢网络安全坚实屏障。 二、2023年主要工作安排 2023年,信息技术中心将依托全市统一的基础设施、应用支撑平台和公共数据资源体系,按照数字赋能、整体智治的要求,紧紧围绕市人大核心业务和重要职责,不断提升人大工作的科学化、精准化、协同化水平。 (一)完成《重庆市数字人大建设总体规划》编制任务 按照全市数字政务总体要求,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对人大履职活动的制度机制、方式流程、手段工具进行全方位、系统性重塑,在全面梳理人大核心业务基础上,系统、全面、有前瞻性谋划未来布局,全面整合人大数据资源、多场景业务应用系统和工作运行机制,以规划引领全市人大各领域、各方面工作改革创新,为打造“数字赋能、高效协同、整体智治”的数字人大提供行动纲领。 (二)推进年度信息化建设项目落地落实 1.“备案审查平台改扩建”。迭代升级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系统,优化网上报送、分流、审查、归档和管理等工作流程,同步开发完善查询、统计等功能,开发区县人大在线全流程审查“普适版”和智能辅助审查功能,全方位动态分析区县备案审查工作整体态势,推动各区县备案审查工作水平整体提升、均衡发展,进一步提升备案审查工作的规范化和智能化水平。 2.市人大信息化建设增补。人大综合办公业务平台与“渝快政”的整合对接,办公OA模块增加版式软件;增加杀毒软件强化安全保障;在政务外网新增计算机终端保密检查系统,有效打破机关应用系统数据交换瓶颈,提高日常办公安全防护能力。 3.常委会议厅电子会议系统数字化改造。对市人大常委会议厅主席台数字化设备进行全面改造,坐席新增座位显示系统、摄影头等,并对会堂部分音控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全面强化常委会议厅数字化水平。 (三)加强网络安全体系建设 加强对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和数据安全管理,继续严格落实等级保护制度,找准应用系统的安全隐患和不足,加强安全整改。进一步加大网络安全投入,增加“人防、技防、安防”的投入力度,着力构建安全可控的保障体系,为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自2020年11月27日至2025年11月27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李咚妮 联系电话:18375671552 报送日期:2023年05月24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